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後,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䨲,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後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於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於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於管城。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於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毛颖者,中山人也。
毛颖是中山人。
其先明眎,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卯地,死为十二神。
他的先人是兔子,辅佐大禹治理东方,因养育万物有功,因此在卯地获得封地,死后成为十二神之一。
尝曰:“
曾经说:“
吾子孙神明之後,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
我的子孙是神的后代,不可以和其它生物相同,是从嘴里吐出来的。”
已而果然。
后来果然是这样。
明眎八世孙䨲,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後代遂隐不仕云。
兔子的第八代孙子刚刚出生,人世间正当殷朝时期它住在中山,得到了神仙的法术,能够隐身、驱使物事,与嫦娥偷情,骑蟾蜍进入月亮,他的后代便隐居不当官。
居东郭者曰㕙,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
住在城东的名叫㕙,狡猾并且善于奔跑,和韩卢比赛,卢不如它。
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卢恼怒,和鹊共同谋划杀了它,将它全家剁成了肉酱。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
秦始皇的年代,蒙恬将军在南方讨伐楚国,在中山停留,准备举行大型的狩猎行动来威吓楚国。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
召集左右的庶长和军尉一起,用连山占卜这次行动,预测天时和人和的预兆。
筮者贺曰:“
占卜者恭贺道:“
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
这次要捕获的,是没有角牙齿不锋利,穿短布衣的动物,缺嘴并且颈脖子长,有八窍象打坐一样坐着,就取他的毛,可以用来作为形成书册的东西。
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
如果天下都用它来书写,秦大概最终将兼并诸侯吧!”
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於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
于是开始狩猎,围捕毛家一族,拔下它们的毛,将毛尖装车带回,到章台宫将俘虏献给皇帝,聚集他家族的人将它们束缚起来。
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秦始皇恩赐让蒙恬将它放入汤池沐浴,并赐它封地管城,命名为管城子,逐渐得到的恩宠并管理事务。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
毛颖这个人记忆力非常强并且敏捷、敏锐,从结绳记事的年代起直到秦代的事,没有不编纂记录的;
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
阴阳、卜卦、占卜相术、医疗方术、民族姓氏、山川的记载、地志、字和书法、图画、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等天下的书,乃至佛学、老子、外国的各种学说,全都详细地记下;
又通於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
还通晓当代的各种事务,官府公函,市井中货物钱财的账目记录,全都为皇上服务。
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
从秦始皇到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下到国民百姓,没有不爱重他的。
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
又善于随人的意,正直、邪恶、委婉、巧妙、拙朴的,全都随人的意。
虽见废弃,终默不泄。
虽然有时被废弃,始终沉默但不泄气。
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
只有一点不喜欢武士,但是如果被请也经常前往。
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
毛颖长期被封为中书令,和皇上更加亲密,皇上曾经称他为中书君。
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
皇上亲自决断公事,每天阅览公文以达到规定的重量来限定自己,就是宫里的人也不得站在他的旁边,惟独毛颖和拿蜡烛的奴仆经常在旁边侍奉,皇上休息时才完。
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
毛颖和绛县人陈玄、弘农县的陶泓和会稽县褚先生友好相善,互相推崇备至,他们出现的地方必定互相偕同。
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皇上召见毛颖,三人不等皇帝召见,一动就是一起前往,皇上从没怪罪过他们。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
后来一次进见时,皇上要委任,重用他,于是脱下帽子谢恩。
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
皇上看见他的头发秃了,并且所画的画不能如皇上的意。
上嘻笑曰:“
皇上讥笑道:“
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
中书君老并且秃头,不能胜任我的任务了。
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
我曾经称您是中书,您现在是不中书啊?”
对曰:“
回答说:“
臣所谓尽心者。”
我就是尽心啦。”
因不复召,归封邑,终於管城。
于是不再召见,回到封地,在管城终老。
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他的子孙很多,分散在中国和外地,都冒充是管城人,惟有住在中山的后代能够继承父辈祖宗的事业。
太史公曰:
太史公说:“
毛氏有两族。
毛家有两族。
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
其中一族是姬姓,周文王的儿子,封为毛,就是所谓的鲁、卫、毛、聃。
战国时,有毛公、毛遂。
战国的时候有毛公、毛遂。
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
惟有中山这一族,不知道他们的祖宗,子孙最兴旺。
《春秋》之成,见绝於孔子,而非其罪。
孔子作《春秋》,是见捉到麟而停笔的,而不是他的罪过。
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
蒙将军拔中山的毛,秦始皇赐封管城,于是世代有名,而姬姓的毛族默默无闻。
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
毛颖起始于俘虏的样子出现,完结于任命和重用。
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秦灭诸侯,毛颖肯定有功劳,没有赏赐和酬劳,还因为老迈而被疏远,秦始皇真是薄情寡义啊!”
〔毛颖者,中山人也〕毛颖,中山人。此指毛笔产自中山。毛颖,毛笔的别名,文中借作人名。毛,指兔毛。颖,指毛笔的锋毫。中山,战国时国名,在今河北省定县一带,以产紫毫毛笔出名。
〔东汉蔡邕《笔论》“若迫於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
〔其先明眎(shì)〕毛颖祖先明眎。明眎,兔子的别名。
《礼记·曲礼》下〕“兔曰明眎。”
〔佐禹治东方土〕辅佐夏禹治理东方国土。佐,辅助。
〔养万物有功〕四时之中,春的位置亦在东方,春天万物生,故言。
〔卯(mǎo)地〕即“东方土”。古代按十二地支划分方位,卯位是指东方。
〔十二神〕指十二生肖(属相)。
〔吐而生〕传说兔子是口吐而生,故兔嘴上唇开裂。
〔东汉王充《论衡·奇怪篇》“兔吮毫而怀子,及其子生,从口而出。”
〔䨲(nóu)〕刚出生的幼兔;此泛指兔。
〔匿光使物〕指隐身形於光日下,能驱使诸物。
〔窃姮(héng)娥骑蟾蜍入月〕姮娥,即嫦娥。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月中有蟾蜍亦是神话传说。
《初学记·天部》上引《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何?兔,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於阳也。”
〔㕙(jùn)〕狡兔。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五〕“昔者,齐有良兔曰东郭㕙,盖一旦而走五百里。”
〔与韩卢争能〕《战国策·齐策》三〕“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㕙)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庐逐东郭逡(㕙),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於前,犬废於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韩卢,战国时韩国的良犬名。
〔东汉郑玄注《礼记·少仪》“守犬田犬问名,畜养者当呼之名,谓若韩卢宋鹊之属。”
〔宋鹊〕战国时宋国的良犬名。
《广雅》“韩卢宋鹊,犬属。”
〔醢(hǎi)〕肉酱。此处用作动词,剁成肉酱。
〔蒙将军恬〕蒙恬,秦朝名将,相传为毛笔的发明者。
〔次中山〕次,临时驻扎,停留。中山国为赵所灭,始皇十九年灭赵,二十一年伐楚,当时秦自中山移兵伐楚,故上文说“南伐楚”。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左右庶长,即左庶长,右庶长,秦朝官爵名。军尉,武官名。
〔以《连山》筮之〕《连山》,夏朝的占卦之术,与殷之《归藏》周之《周易》,统称《三易》。
〔筮〕用蓍草卜卦。
〔天与人文之兆〕指自然与人事的征兆。
《周易·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不角不牙〕兔不生角,也无犬齿。
〔衣褐之徒〕褐,粗布衣服。此指全身有毛的兔子。
〔八窍而趺(fū)居〕北宋陆佃《埤雅·释兽》“盖咀嚼者,九窍而胎生,独兔雌雄八窍。”此乃古人不明兔子生理结构的一种妄言。趺,两足交叠而坐。居,同“踞”,蹲。
〔髦(máo)〕毛中长毫;引申为同辈中不群者。
〔简牍(dú)是资〕此言兔毫笔是简牍书写的工具。简牍,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资,依仗,凭借。
〔豪〕豪杰。此处双关,又指兔毫之长者。
〔颖〕原意是尖端。此处还暗指毛颖即兔子。
〔章台宫〕秦宫殿名,秦王及秦始皇日常处理政务起居的重要场所。
〔聚其族而加束缚焉〕暗指束缚兔毫制笔。
〔赐之汤沐〕古时诸侯朝见天子,事前要沐浴斋戒,以表虔诚。后来天子赐给诸侯的以供“沐浴之资”的封地为汤沐邑。此也指制笔过程中,将兔毛用热水洗净。汤,热水。沐,洗发。
〔管城〕县名。周时管叔的封地,今河南郑州。也暗指制作毛笔时必需竹管。下文的“管城子”是以封号的形式来指毛笔,后来成了毛笔的别名。
〔强记而便敏〕强记,记忆力强。便敏,便利敏捷。
〔结绳之代〕指远古尚无文字,靠结绳记事的时代。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
〔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人之书〕阴阳,指阴阳家的书。卜筮,指占卜的书。占相,指相面的书。医方,指医药之类的书。族氏,指族谱之类的书。山经,地理方面的书。地志,方志之类的书。字书,文字之类的书。图画,指图册之类的书。九流,泛指各流派。百家,指诸子百家。天人之书,天道人事之书,泛指图书。
〔浮图〕梵语,此指佛教。
〔官府簿书〕官府的文件和簿册。
〔市井货钱注记〕商贾交易的货物钱财的账簿。市井,商贾交易的场所。
〔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秦皇帝,秦始皇。扶苏,秦始皇长子。胡亥,秦始皇少子,即秦二世。丞相斯,指李斯,秦国丞相。中车府令高,指赵高,任中车府令,掌皇帝乘舆之事。
〔终默不泄〕始终沉默而不泄露曾书写过的内容。默,沉默不语。泄,泄露。
〔累拜中书令〕累拜,依次升迁。中书令,官名。原主文书奏章,后掌机密大政,至唐为中书省的长官,官位极高。这里与下文的“中书君”皆为双关语,表示可以用来书写的意思。后来“中书君”成了毛笔的别名。
〔益狎(xiá)〕更加亲密。
〔以衡石自程〕衡,秤。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自程,指皇帝自定的每日审阅公文的限量。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程),不中呈不得休息。”
〔绛人陈玄〕指墨。唐时绛州(今山西绛县)贡墨,墨以陈旧为佳,故拟其姓陈。玄,黑色。
〔弘农陶泓(hóng)〕指砚。唐时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贡瓦砚,瓦砚是陶土烧制的,故拟其姓陶。砚中盛水,故取名泓。
〔会稽褚(zhǔ)先生〕指纸。唐时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贡纸,纸以楮木为原材料,故拟称褚先生。
〔相推致〕互相推荐延请。
〔其出处必偕(xié)〕出处,出仕或退隐。指笔墨纸砚的使用与搁置。必偕,必定在一起。
〔拂拭〕擦拭。表示受到皇上的恩宠。
〔免冠谢〕脱帽谢恩,执行使命。双关语,指脱下笔帽写字。
〔臣所谓尽心者〕暗指笔心用尽。
〔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dān)者也〕姬是周朝的国姓。毛,周朝初年所封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宜阳县。周文王第八子名郑,封於此。鲁卫毛聃,都是周朝所封的诸侯国。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杜预注〕“十六国,皆文王之子也。”
〔毛公毛遂〕毛公,赵国隐士,后为魏国信陵君门客,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毛遂,赵国平原君门客,曾自荐於平原君,说服楚王出兵援赵攻秦,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蕃(fán)昌〕蕃衍昌盛。
《春秋》之成,见绝於孔子〕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年,鲁国猎获了一只麒麟,孔子听说以后非常伤心,他认为,麒麟是神灵之物,在太平盛世才会出现,而现在正逢乱世,出非其时,而被人抓获),孔子叹道〕“吾道穷矣!”《春秋》写成之后,毛笔就被孔子弃置不用了。
〔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秦朝灭掉诸侯,一统天下,毛颖参与其中且立有功勋,但是奖赏不抵其酬劳,今又因老而见弃,所以说秦王朝对待毛颖一族太少恩德了。与,参与。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莫道官忙身...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余生三十有八年,发之短者日益白,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