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锡白:零陵守以函置足下书爰来,屑末三幅,小章书仅千言,申申亹亹,茂勉甚悉。相思之苦怀,胶结赘聚,至是泮然以销,所不如晤言者亡几。书竟获新文二篇,且戏予曰:将子为巨衡,以揣其钧石铢黍。予吟而绎之,顾其词甚约,而味渊然以长,气为干,文为支。跨跞古今,鼓行乘空。附离不以凿枘,咀嚼不有文字。端而曼,苦而腴。佶然以生,癯然以清。余之衡诚悬于心,其揣也如是。子之戏子,果何如哉!夫矢发乎羿彀,而中微存乎它人。子无曰必我之师而后我衡,苟然,则誉羿者皆羿也,可乎?索居三岁,俚言芜而不治,临书轧轧,不具。禹锡白。
禹锡白:
禹锡说:
零陵守以函置足下书爰来,屑末三幅,小章书仅千言,申申亹亹,茂勉甚悉。
零陵郡的刺史用信函转来了你的信,尺幅短小,固然仅千字的信,但详实诚恳,娓娓陈说,勉劢之意十分深沉。
相思之苦怀,胶结赘聚,至是泮然以销,所不如晤言者亡几。
持久怀念你的愁绪,象胶一样积累胸中,到如今全消融了,比劈面扳谈相相似。
书竟获新文二篇,且戏予曰:
从你的来信中见到你新写的两篇文章,而且恶作剧对我说:“
将子为巨衡,以揣其钧石铢黍。
请你作为高明的评论者来决计一下我文章的实践价值。”
予吟而绎之,顾其词甚约,而味渊然以长,气为干,文为支。
我细心地吟咏并探访,感到这两篇文章言语简练,意味深沉悠远。
跨跞古今,鼓行乘空。
以气概为骨干,以文词为枝叶,逾越古今,似天马行空,自在通脱。
附离不以凿枘,咀嚼不有文字。
新奇灵动,笔调不拘成规旧俗,意蕴深沉悠远,力透纸背。
端而曼,苦而腴。
整齐而又分散,贫苦而又丰富。
佶然以生,癯然以清。
劲健有力,瘦硬清爽。
余之衡诚悬于心,其揣也如是。
我的评价确实是发自肺腑的,再次思索也是这样的结论。
子之戏子,果何如哉!
你来信的观念真的是为何呢?
夫矢发乎羿彀,而中微存乎它人。
(写文章就好象)射箭,箭是由大羿射出的,而靶子是由他人决议的。
子无曰必我之师而后我衡,苟然,则誉羿者皆羿也,可乎?
你别说必定是我的教师才能评价我的文章,假设这样的话,可以称誉大羿的就都成了大羿了,行吗!
索居三岁,俚言芜而不治,临书轧轧,不具。
孤单地生活了三年,文思造语愚钝杂乱而没有眉目。
禹锡白。
临写信时难以很好地陈说,写得很不详实。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
途逢少年,志在逐兽,方呼鹰隼,以袭飞走。因纵观之,卒无所获。行人有常从事于...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