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题记:
王绩《野望》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傍晚时分,我站在东皋向远处眺望,心中犹豫不决,不知该去往何方。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一片片树林已被秋色染遍,一层层山岭披着落日的余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牧人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从我身旁匆匆而过。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彼此陌生,无人相识,我只能长啸高歌,真想就此隐居在这山冈之上!
选自《王绩诗注》(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1年版)。
〔王绩〕(约589—
644),字无功,号东皋(gāo)
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诗人。
〔东皋〕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
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薄暮〕傍晚。薄,接近。
〔徙倚〕徘徊。
〔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采食野菜。据《史记·伯
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
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
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原始诗句: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通,仄仄仄平平。 注:依『五微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通仄通,仄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注:晖『五微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注:归『五微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古韵平仄:通仄平通仄,通平平仄平。 注:薇『五微平声』
今韵平仄:通仄平通通,通平平仄平。
重复字体: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
问君樽酒外,独坐更何须。 有客谈名理,无人索地租。 三男婚令族,五女嫁贤夫。 ...
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 黄金销未尽,只为酒家贫。 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 ...
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 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