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乌栖曲》的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李白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乌栖曲
盛唐-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题记:

此诗是李白于开元十九年(731)在吴越一带漫游时所作,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诗表面上写吴王,实际上讽刺唐玄宗。

    《乌栖曲》全文注音拼音版
    乌栖曲繁体版(已校对)

    上烏棲時,吳王宮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对照翻译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日落乌栖时分,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和宫中美人西施醉态朦胧。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轻歌曼舞,朱颜微酡,吴王的享乐还正处在兴奋之中,却忽然发现西边的山峰已经吞没了半轮红日,暮色就要降临了。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吴王与西施寻欢作乐已慢慢进入尾声,铜壶漏水越来越多,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上升,一轮秋月越过长空。
      东方渐高奈乐何!
      天色已近黎明。

      注释

      乌栖曲: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调名。姑苏台:在吴县西三十里姑苏山上,为吴王夫差所筑,上建春宵宫,为长夜之饮。又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盛陈音乐,日与西施为水嬉(见《述异记》)。“乌栖时”,乌鸦停宿的时候,指黄昏。吴王:即吴王夫差。夫差败越国,纳越国美女西施,为筑姑苏台。姑苏台旧址在今江苏苏州,据《述异记》,台周环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三年乃成。内充宫妓千人,又别立春宵宫,造千石酒钟,作大池,池中造青龙舟、陈妓乐,吴王日与西施为长夜欢。吴歌楚舞:吴楚两国的歌舞。“青山欲衔半边日”,写太阳将落山时的景象。银箭金壶:指刻漏,为古代计时工具。其制,用铜壶盛水,水下漏。水中置刻有度数箭一枝,视水面下降情况确定时履。秋月坠江波:黎明时的景象。“东方渐高”,东方的太阳渐渐升起。
      〔高〕通“皓”,白。《汉语大词典》

        图片版
        乌栖曲

        李白(盛唐)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相关作品
        江夏赠韦南陵冰-李白(盛唐)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

        题东谿公幽居-李白(盛唐)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

        峨眉山月歌-李白(盛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盛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金门答苏秀才-李白(盛唐)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