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长歌行》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李白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长歌行
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长歌行》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桃李花得日而开,花朵缤纷,装点新春。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东风已经复苏万物,草木皆似欣欣欲语。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枯枝上发出了美丽的新叶,涸流中也清泉汩汩,一片生机。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造化运转着天地,太阳乘着日车不停地飞奔。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如果不早立功名,史籍怎能写上您的名字?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桃李须待春天,但谁能使春日永驻不逝?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时不我待,富贵与神仙两者皆会错肩而过。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金石之坚尚会销蚀殆尽,风霜日月之下,没有长存不逝的东西。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我深深地畏俱日月如梭而逝,因此才欢歌纵酒,强以为欢。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就像是秋天寒霜下的蒲柳,倏忽之间,老之将至,身已衰矣!

    注释


    ⑴长歌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列于《相和歌辞·平调曲》,属乐府相和歌平调七曲之一。题解云:《乐府解题》曰:“古辞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魏改奏文帝所赋曲“西山一何高”,言仙道茫茫不可识,如王乔、赤松,皆空言虚词,迂怪难言,当观圣道而已。若陆机“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则复言人运短促,当乘间长歌,与古文合也。《长歌行》古曲今不传,惟留歌辞近十首,李白这首为其中之一。
    ⑵待:一作“得”。
    ⑶荣华:草木茂盛、开花。《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
    ⑷东风:春风。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百物:犹万物。《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脩之。”
    ⑸“枯枝”句:谓枯枝生新叶,皆可爱也。
    ⑹羲(xī)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羲和,日御也。”
    ⑺竹帛(bó):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⑻务:需要。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
    ⑼贳(shì):出借,赊欠。
    ⑽蹉(cuō)跎(tuó):失意;虚度光阴。南朝齐谢朓《和王长史卧病》:“日与岁眇邈,归恨积蹉跎。”
    ⑾销铄(shuò):熔化,消磨。汉枚乘《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
    ⑿欢:一作“饮”。
    ⒀倏(shū)忽:迅疾貌,形容出乎意外之快。《吕氏春秋·决胜》:“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蒲柳: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蒲与柳都早落叶,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早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篇》:“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39-240                      

      图片版
      长歌行

      李白(盛唐)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相关作品
      江夏赠韦南陵冰-李白(盛唐)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

      题东谿公幽居-李白(盛唐)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

      峨眉山月歌-李白(盛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盛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金门答苏秀才-李白(盛唐)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