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者,悲也。古者悬而窆,用木。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余之碑野庙也,非有政事功德可纪,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
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祀。其庙貌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有温而愿、晰而少者,则曰某郎;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有妇而容艳者,则曰姑。其居处则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陛级。左右老木,攒植森拱,萝茑翳于上,鸱鸮室其间。车马徒隶,丛杂怪状。甿作之,甿怖之,走畏恐后。大者椎牛;次者击豕,小不下犬鸡鱼菽之荐。牲酒之奠,缺于家可也,缺于神不可也。不朝懈怠,祸亦随作,耄孺畜牧栗栗然。疾病死丧,甿不曰适丁其时耶!而自惑其生,悉归之于神。
虽然,若以古言之,则戾;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何者?岂不以生能御大灾,捍大患,其死也则血良于生人。无名之土木不当与御灾捍患者为比,是戾于古也明矣。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温愿而少者有之,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解民之悬,清民之暍,未尝怵于胸中。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驱之以就事,较神之祸福,孰为轻重哉?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佪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此乃缨弁言语之土木尔,又何责其真土木耶?故曰: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既而为诗,以纪其末: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固无以名;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仪!禄位颀颀,酒牲甚微,神之享也,孰云其非!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悲!
碑者,悲也。
碑的意思,是用来表达悲哀之情的。
古者悬而窆,用木。
古时候,人们用绳子把棺材吊进墓穴安葬,安葬时会在棺材下面垫上大木头,再系上绳索,方便移动棺材。
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而得。
后来,人们在这些木头上写下死者的生平事迹,用来表彰他的功绩和德行,于是就保留了下来,舍不得丢弃,这就是“碑”这个名字的由来。
自秦汉以降,生而有功德政事者,亦碑之,而又易之以石,失其称矣。
从秦汉以后,那些活着的时候有功业德行、施政办事的人,也为他们立碑,并且把木头换成了石头,这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余之碑野庙也,非有政事功德可纪,直悲夫甿竭其力,以奉无名之土木而已矣!
我为野庙立碑,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功业德行或施政事迹值得记录,只是感叹农民们竭尽全力去供奉野庙里那些泥塑木雕的神像罢了。
瓯越间好事鬼,山椒水滨多淫祀。
瓯越一带有侍奉鬼神的传统习俗,山顶水边有很多不该祭祀的祭品。
其庙貌有雄而毅、黝而硕者,则曰将军;
庙里的神像,外表威武果断、黝黑高大的,被称为将军;
有温而愿、晰而少者,则曰某郎;
和气谨慎、白皙年轻的,被称为某郎;
有媪而尊严者,则曰姥;
老妇人外貌端庄而威严的,被称为姥;
有妇而容艳者,则曰姑。
妇女面容艳丽的,被称为姑。
其居处则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陛级。
供奉神像的地方,厅堂建得很宽敞,台阶筑得很高。
左右老木,攒植森拱,萝茑翳于上,鸱鸮室其间。
左右种满了茂密的古树,女萝和茑萝遮蔽了阳光,猫头鹰在树上筑巢。
车马徒隶,丛杂怪状。
庙两廊中的神车马和随从差役,数量繁多,形态怪异。
甿作之,甿怖之,走畏恐后。
农民们自己塑造了这些神像,却又对这些神鬼偶像感到害怕,争先恐后地跑去祭祀。
大者椎牛;
大的祭祀杀牛。
次者击豕,小不下犬鸡鱼菽之荐。
其次杀猪,小的也不下于杀狗、鸡、鱼和菽来祭祀。
牲酒之奠,缺于家可也,缺于神不可也。
平时祭祀用的牲畜和酒食,宁可家里短缺,也不能让神像缺少。
不朝懈怠,祸亦随作,耄孺畜牧栗栗然。
如果有一天不勤勉,灾祸就随之降临,老人小孩、家畜牛马都战战兢兢。
疾病死丧,甿不曰适丁其时耶!
生病、死亡、丧事,农民们都不认为是偶然的。
而自惑其生,悉归之于神。
而是全部归结到神身上,完全不明白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虽然,若以古言之,则戾;
虽然如此,如果按照古代的礼制来衡量,这显然不合情理;
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但如果按现在的礼制来看,也许将野庙中无名的偶像供奉为神,不算什么罪过。
何者?
为什么呢?
岂不以生能御大灾,捍大患,其死也则血良于生人。
难道不是因为活着的时候能够抵御大灾大难,死后就该享受活着的人的祭祀吗?
无名之土木不当与御灾捍患者为比,是戾于古也明矣。
野庙里供奉的无名神像,不能和那些真正抵御祸患、死后受到祭祀的神相比,这是明显不符合古代礼制的地方。
今之雄毅而硕者有之,温愿而少者有之,升阶级,坐堂筵,耳弦匏,口粱肉,载车马,拥徒隶者皆是也。
现在也有威武果断、体格魁梧的人,也有和气谨慎、年轻有为的人,他们登上台阶,举办盛大宴会,耳听音乐演奏,口尝美味佳肴,乘车骑马,被仆从簇拥着。
解民之悬,清民之暍,未尝怵于胸中。
然而,解除人民的沉重苦难、拯救百姓于危难之中,他们从未放在心上。
民之当奉者,一日懈怠,则发悍吏,肆淫刑,驱之以就事,较神之祸福,孰为轻重哉?
老百姓必须供奉的东西,一天不勤勉,就会派出凶悍的官吏,滥用酷刑,强迫他们去做事,贪官污吏与无名之神相比,谁给人民带来的灾祸更严重?
平居无事,指为贤良,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佪挠脆怯,颠踬窜踣,乞为囚虏之不暇。
平时国家太平无事,这些人一直被视为贤士良臣,一旦国家遇到大祸患,应该报效国家的时候,却昏庸怯懦,遇到危险就仓皇逃命,甚至乞求当囚徒都来不及。
此乃缨弁言语之土木尔,又何责其真土木耶?
这些人不过是戴着礼帽、会说话的泥塑木雕罢了,又何必责备那些真正的泥塑木雕呢!
故曰:
所以说:
以今言之,则庶乎神之不足过也。
按现在的礼制来衡量,也许将野庙中的无名偶像供奉为神,不算什么罪过。
既而为诗,以纪其末:
文章写完了,写一首诗作为总结:
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固无以名;
徒具形体的土木鬼神,偷窃我百姓的酒食祭品,本来就没有什么名分;
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仪!
智慧才能与泥塑木雕一般的官吏,偷窃我君主的俸禄官位,怎么能让人效法呢?
禄位颀颀,酒牲甚微,神之享也,孰云其非!
俸禄优厚、官位崇高,酒食祭品却非常微薄,神享用祭品,谁说他不对?
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悲!
看着我立的碑,就知道我的碑文情感多么伤悲。
〔野庙〕不知名的庙。
〔碑〕文体的一种。
〔窆〕下葬。
〔书之〕指在墓穴四角的木上书写死者的事迹。
〔以降〕以下。
〔政事〕政治上有所建树。
〔碑〕用作动词,写碑文。
〔失其称〕失掉“碑”这一名称的本来意义了。
〔直〕只是。
〔甿〕农夫。
〔奉〕供奉。
〔土木〕指泥塑木雕的偶像。
〔事〕奉祀。
〔椒〕顶。
〔淫祀〕不合礼制的祭祀。
〔貌〕神像。
〔姥〕老妇人。
〔敞之以庭堂〕把厅堂盖得很宽敞。
〔陛〕台阶。
〔攒植森拱〕指树木繁密茂盛。
〔萝茑〕女萝和茑,两种蔓生植物,常缘树而生。
〔翳〕遮掩。
〔鸱鸮〕猫头鹰。
〔徒隶〕供神役使的鬼卒。
〔丛杂怪状〕各种各样,奇形怪状。
〔椎〕杀。
〔击豕〕杀猪。
〔荐〕供奉;呈献。
〔耄孺〕老人和小孩。
〔栗栗然〕恐惧的样子。
〔戾〕罪。这里指不合道理。
〔庶乎〕也许。
〔过〕责备。
〔以〕因为。
〔御〕防御。
〔捍〕抵抗。
〔耳弦匏〕耳听音乐。
〔口粱肉〕吃美味。
〔载车马〕乘车骑马。
〔拥〕簇拥。
〔悬〕倒挂,比喻极大的痛苦。
〔暍〕中暑,受暴热。
〔佪挠脆怯〕懦弱畏惧。
〔颠踬窜踣〕倾仆逃窜。
〔缨〕帽带。
〔弁〕帽子。
〔仪〕效法。
〔颀〕长,这里引申为“优厚”。
〔孔悲〕甚悲。
〔孔〕很。
〔参考资料〕
〔一陈振鹏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九七〕一一四〇-一一四四二顾歆艺译注.晚唐小品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一九九一〕一四一-一四八〕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
碑者,悲也。古者悬而窆,用木。后人书之以表其功德,因留之不忍去,碑之名由是...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
相访一程云,云深路仅分。 啸台随日辨,樵斧带风闻。 晓著衣全湿,寒冲酒不醺。 ...
转缺霜轮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
江干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