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讲堂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
我年少时作客江南,却从未游过秣陵,曾为此感到遗憾。
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
后来当了历阳郡守,也只是踮起脚跟远望。
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
刚好有一个客人拿了他所作的《金陵五题》给我看,由此而愉快地产生联想,忽有所得,写成这组诗。
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
后来友人白乐天摇头长吟,叹赏多时,且说,“《石头城》一诗咏了‘潮打空城寂寞回’,我知道以后的诗人再也无法下笔了。”
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其余四首虽不及这一首,但也没有辜负乐天这番话。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石头城群山环绕那旧都的城墙四围还在,江潮拍击这空城又寂寞地退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淮水东边升起的依旧是当年明月,夜深时分还一样穿过女墙照来。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乌衣巷朱雀桥边长满了丛丛野草野花,乌衣巷口夕阳渐渐地西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台城台城的六代帝王都竞相奢侈,陈后主结绮楼临春阁最豪华。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现在万户千门都长满了野草,就由于后主那曲玉树后庭花。
生公讲堂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生公讲堂当年生公说法鬼神也来听讲,死后一座空堂夜里都不用关门。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讲经的高座冷落得积满灰尘,只见一片月光正映照着这院庭。
江令宅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江令宅南朝的词臣做北朝的客人,回到南朝却只见秦淮河依旧青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还有那池台竹树三亩有余,至今人们说那就是当年江家宅第。
〔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西清凉山一带,三国时期孙吴曾依石壁筑城。
〔山围〕四周环山。
〔故国〕故都,这里指石头城。
〔周遭〕周匝,这里指石头城四周残破的遗址。
〔潮〕指长江江潮。
〔空城〕指荒凉空寂的残破城垣。
〔淮水〕流经金陵城内的秦淮河,为六朝时期游乐的繁华场所。
〔旧时〕昔日,指六朝时。
〔女墙〕城上的矮墙,即城垛。
〔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军士都穿黑衣,故名。
〔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台城〕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其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之后。
〔结绮临春〕结绮阁和临春阁,陈后主(陈叔宝)建造的两座穷极奢华的楼阁。
〔后庭花〕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曲名。本名《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制。其辞轻荡,而其音甚哀,故后多用以称亡国之音。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的尊称。相传生公曾于苏州虎丘寺立石为徒,讲《涅盘经》。至微妙处,石皆点头。
〔扃(jiōng)〕上闩,关门。
〔一方〕犹言一片。
〔可〕正,恰恰。
〔中庭〕院子。
〔江令宅〕陈代的亡国宰相江总的家宅。江总字总持,是陈朝后宫“狎客”,宫体艳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 浮精离碧海,分照接虞渊。 迥见孤轮出,高从倚盖旋。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