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马诗》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李贺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马诗
中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题记:

《马诗·大漠沙如雪》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是《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五篇。这首诗用比兴手法,通过咏马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诗的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新月似钩的描写,展现出一派宁静旷远的场景;后两句想象跨马奔驰,强烈传出企盼建功立业而不被赏识之意,而且富有唱叹的意味。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对马有所偏爱的作者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马诗》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注释

    〔燕山〕指燕然山。这里 借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 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 马笼头。

      平仄


      原始诗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通平仄仄平。 注:钩『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仄,通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古韵平仄:平通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注:秋『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平通平?仄,仄仄通平平。

      重复字体: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图片版
        马诗

        李贺(中唐)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

        李贺相关作品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李贺(中唐)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李贺(中唐)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李贺(中唐)

        草暖云昏万里春,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何事还车载病身。 ...

        李凭箜篌引-李贺(中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

        雁门太守行-李贺(中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