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采莲曲》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王昌龄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题记:

王昌龄《采莲曲》
在唐天宝七年夏天,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初次与阿朵见面,却是别有一番情趣。那时候,王昌龄独自一人行走在龙标城外,在东溪的荷池,看见了一幅绝美的画面,那就是看见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 ,遂作采莲曲。

    《采莲曲》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平仄


      原始诗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古韵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开『十灰平声』
      今韵平仄:通通平平通仄?,?平仄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古韵平仄:仄仄平通通通仄,通平仄仄仄平平。 注:来『十灰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通通仄仄,平平仄通仄平平。

      重复字体: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图片版
        采莲曲

        王昌龄(唐)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

        王昌龄相关作品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出塞-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闺怨-王昌龄(唐)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长信怨-王昌龄(唐)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

        春宫曲-王昌龄(唐)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