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题记:
这首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当时李白身居长安,正是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所以写下本诗,告诉自己及时行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提一壶美酒放在花丛旁边,自己倒酒自饮,身边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对着自己的影子,就这样凑成了三个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当然,明月是不会喝酒的,影子也只是默默地跟随在我身边。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只能暂且把它们当作酒伴,毕竟人生要及时行乐,趁着这美好的春光好好享受。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我唱歌时,明月似乎在空中徘徊,我跳舞时,影子也跟着摇曳不定。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清醒的时候一起欢乐,喝醉了便各自散去。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我希望和它们永远结下这份超脱世俗的友谊,约定将来在遥远的银河岸边相见。
〔酌〕饮酒。
〔独酌〕一个人饮酒。
〔间〕一作“下”,一作“前”。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既〕已经。
〔不解〕不懂,不理解。
〔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徒〕徒然,白白的。
〔徒〕空。
〔将〕和,共。
〔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
〔期〕约会。
〔邈〕遥远。
〔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原句: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平平
原句: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
原句: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平仄:仄仄仄仄仄 仄平平仄平
原句: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
原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平仄:仄平仄平平 仄仄仄平仄
原句: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平仄:仄平平平平 仄仄仄平仄
原句: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平仄:仄平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古韵平仄:平通仄平仄,仄仄平通平。 注:亲『十一真平声』 注:亲『十二震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通通仄,平平平通通。
原始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古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 注:人『十一真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古韵平仄:仄仄通仄仄,仄平平仄平。 注:身『十一真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原始诗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古韵平仄:仄仄仄通仄,通仄平仄平。 注:春『十一真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通仄,平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古韵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注:乱『十五翰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原始诗句: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古韵平仄:通平平平平,仄仄仄通仄。 注:散『十四旱上声』 注:散『十五翰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通仄。
原始诗句: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平,通平仄平仄。 注:汉『十五翰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平,通平?平仄。
重复字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