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章台夜思》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韦庄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章台夜思
唐代-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题记:

《章台夜思》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身在外地思念家乡的诗。诗以“夜思”为题,开篇却不写思,而写秋夜所闻所见,写尽寄居他乡的孤独、悲凉。诗的后半,写“思”的内容:芳草已暮,韶华已逝,故人不来,乡思难寄。最后点出时当秋节,更令人愁思不断。诗中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恨。全诗一气呵成,感情真挚,幽怨清晰,感人至深。

    《章台夜思》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芳草渐渐枯萎,已到生命尽头.亲人故友,从未来此地。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

    注释


    (1)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左传·昭公七年》:“楚子城(筑)章华之台。”
    (2)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五弦。弦乐器,这里指乐声。清瑟,即凄清的瑟声。遥夜:长夜。连下两句是说,凄清的瑟声,在长夜发出哀怨的音调;而伴随这哀怨乐曲的,又是秋夜悲鸣的风雨声。
    (3)楚角:楚地吹的号角。其声悲凉。
    (4)下:落下。这句是说,残月从章台落下去了,即天快亮了。
    (5)芳草:这里指春光。已云暮:已经晚暮了,指春光快要消歇了。云:助词,有“又”义。这句是借春光的消歇喻指自己年华已逝。
    (6)殊:竟,尚。
    (7)乡书:指家书,家信。不可寄:是说无法寄。
    (8)雁又南回:因雁是候鸟,秋天从此南来,春天又飞往北方。古时有雁足寄书的传说,事书《汉书·苏武传》。连上两句是说,我写的家书,已无法寄回去了,因秋雁南回,无雁可托。
                 

      图片版
      章台夜思

      韦庄(唐末至五代)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

      韦庄相关作品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唐末至五代)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

      春日-韦庄(唐末至五代)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 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 旅梦乱随蝴...

      江上别李秀才-韦庄(唐末至五代)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 莫向尊前惜沈醉,与君俱是异乡人。 ...

      早发-韦庄(唐末至五代)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

      秦妇吟-韦庄(唐末至五代)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路旁忽见如...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