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菊》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郑谷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唐代-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公子贵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重阳佳节,插菊在鬓发,朵朵争俏。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露水阳光让菊花更丰润,香满池岸绿满池岸,因此它从来不用羡慕寄生的瓦松是不是很高。

    注释


    菊:此处暗指品德高尚的人。
    王孙:公子哥。
    比:看作。
    蓬蒿:野生草。
    九日:重阳节。
    秋香:菊花。
    由来:因此从来。
    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图片版
      菊

      郑谷(唐末)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

      郑谷相关作品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郑谷(唐末)

      共待辉光夜,翻成黯澹秋。 正宜清路望,潜起滴阶愁。 棹倚袁宏渚,帘垂庾亮楼。 ...

      越鸟-郑谷(唐末)

      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 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

      望湘亭-郑谷(唐代)

      湘水似伊水,湘人非故人。 登临独无语,风柳自摇春。 ...

      柳-郑谷(唐代)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

      菊-郑谷(唐代)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