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题记:
苏武是历史上著名的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他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逼降,他坚贞不屈。后被流放到北海牧羊,直至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才返回汉朝,前后长达十九年。这首诗就是作者瞻仰苏武庙后追思凭吊之作。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苏武第一次见到汉朝使者时,心中悲喜交加,感慨万千,而如今古庙旁高大的树木显得肃穆庄严,仿佛带着久远的历史渐渐远去。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被扣留在北海的日子里,音信全无,唯有头顶的胡地明月相伴,从荒野放牧归来时,广袤的草原上已升起了暮色的烟霭。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回到朝廷后,楼台殿宇依旧如昔,但曾经熟悉的甲帐却已消失不见,当年奉命出使时加冠佩剑,正是意气风发的壮年时光。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封侯受爵后,他怀念茂陵中的先帝,可惜君臣再也无法相见,只能空对着秋水凭吊先皇,哀叹那些逝去的辉煌岁月。
〔苏武〕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多年,坚贞不屈,汉昭帝时始被迎归。
〔云边”句〕汉要求苏武回国,匈奴诡言武已死。后汉使至,常惠教汉使向单于说,汉帝射雁,于雁足得苏武书,言其在某泽中,匈奴才承认苏武尚在。
〔雁断〕指苏武被羁留匈奴后与汉廷音讯隔绝。
〔胡〕指匈奴。
〔陇上句〕指苏武回国后,羊仍回原处。
〔陇〕通“垄”,陇关。这里以陇关之外喻匈奴地。
〔甲帐〕据《汉武故事》记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
〔冠剑〕指出使时的装束。
〔丁年〕壮年。唐朝规定二十一至五十九岁为丁。
〔茂陵〕汉武帝陵。指苏武归汉时武帝已死。
〔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逝川〕喻逝去的时间。
〔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里指往事。
原始诗句: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注:然『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烟『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通仄平。
原始诗句: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通仄仄平平。 注:年『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古韵平仄:仄平通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注:川『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通仄平平平仄平。
重复字体: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