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李商隐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唐代-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题记:

这组无题诗究竟有没有寄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冯浩将第一首诗中的“垂杨岸”解为“寓柳姓”(指诗人的幕主柳仲郢),将“西南”解为“蜀地”,从而把这首诗说成是诗人“将赴东川,往别令狐,留宿,而有悲歌之作”。从诗歌形象的整体出发,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和其他作品,这首着重写主人公如梦似幻、无所依托、横遭摧折的凄苦身世,笔意空灵概括,意在言外,其中就可能寓含或渗透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感。“神女”一联,体现出诗人在回顾往事时深慨辗转相依、终归空无的无限怅惘。“风波”一联,如单纯写女子遭际,显得不着边际;而从比兴寄托角度理解,反而易于意会。作者地位寒微,“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仕途上不仅未遇有力援助,反遭朋党势力摧抑,故借菱枝遭风波摧折,桂叶无月露滋润致慨。他在一首托宫怨以寄慨的《深宫》诗中说:“狂飚不惜萝阴薄,清露偏知桂叶浓”,取譬与“风波”二句相似(不过“清露”句与“月露”句托意正相反而已),也可证“风波”二句确有寄托。何焯说这首无题“直露(自伤不遇)本意”。不论这组无题诗有无寄托,都可以当作爱情诗理解。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织着凤尾纹的香罗帐,轻薄得仿佛有好几层,那翠绿花纹点缀的圆帐顶,在深夜里被细细密密地缝制。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团扇剪裁成圆月的模样,正羞怯地半掩着脸庞,你坐着车匆匆驶过,车轮声隐约,几句低语难以听清。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孤寂漫长的夜晚,我无法入眠,只能守着残灯燃尽,可你依旧杳无音讯,唯有石榴花又悄然绽放出绯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我的斑骓马啊,还拴在那垂杨岸旁,什么时候才能等到,从西南方向吹来的顺风呢?

    注释

    〔凤尾香罗〕指织有彩凤图纹的芳香的罗帐。
    〔几重〕几层。
    〔碧文〕指青碧花纹。
    〔圆顶〕指帐顶。
    〔裁〕制成。
    〔月魄〕此指圆月之形。
    〔雷声〕喻车声。
    〔曾是〕已是。
    〔金烬〕铜灯盏上的残烬。烛花烧完了,故暗。
    〔断无〕绝无,一点都没有。
    〔石榴红〕石榴花开的季节。
    〔斑骓〕黑白色相间的马。此亦指男方所乘之马。
    〔西南〕东川在西南。

      图片版
      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李商隐(唐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

      李商隐相关作品
      为有-李商隐(唐代)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

      隋宫·-李商隐(唐代)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

      贾生-李商隐(唐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寄令狐郎中-李商隐(唐代)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