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题记: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因思念长安亲友而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家,可我实在没法确定归期啊,此刻,我唯一能跟你分享的,就是这巴山绵绵不绝的夜雨,它正悄无声息地填满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要是有一天,我们能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剪着烛花,彼此倾诉今夜巴山夜雨中深深的思念之情,那该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2004年版)。寄北,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
〔巴山〕泛指川东一带的山。川东一带古属巴国。
〔何当〕何时将要。
〔却话〕回头说,追述。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因思念长安亲友而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