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锦瑟》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李商隐)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题记: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

    《锦瑟》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美的瑟琴无故有五十根弦,一音一节都让我回忆起已逝的美好年华。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曾像庄周梦蝶一样迷失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伤春之心托付给杜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往事如大海中的明珠,在月光下闪着泪光,又如埋藏于蓝田中的宝玉,在阳光下升起轻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些感情哪能等到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茫然若失了。

    注释

    选自《玉谿生诗集笺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
    〔锦瑟〕漆有织锦纹的瑟。
    〔无端〕无缘由。
    〔柱〕瑟上系弦的木块。
    〔华年〕指青年时代。
    〔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周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醒 来后觉得自己还是庄周,因此困惑不已。典出《庄 子·齐物论》。
    〔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把思恋爱慕的情怀寄托在 杜鹃哀切的啼鸣之中。
    〔珠有泪〕传说海中有鲛人,其泪化为珍珠。
    〔蓝田〕地名,在今陕西,以出产美玉闻名。
    〔惘然〕模糊不清的样子。

      平仄

      原句: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平 

      原句: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平 

      原句: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原句: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通通平。 注:年『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通平通仄平通平。

      原始诗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注:鹃『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通仄平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古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注:烟『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通平仄仄平。 注:然『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通仄通平仄仄平。

      重复字体:
      锦瑟无端五十柱思华年
      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图片版
        锦瑟

        李商隐(唐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

        李商隐相关作品
        二月二日-李商隐(唐代)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李商隐(唐代)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

        题汉祖庙-李商隐(唐代)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

        到秋-李商隐(唐代)

        扇风淅沥簟流离,万里南风滞所思。 守到清秋还寂寞,叶丹苔碧闭门时。 ...

        高松-李商隐(唐代)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 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