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寄扬州韩绰判官》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杜牧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题记: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书记,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此诗是杜牧离开扬州以后,在江南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大和九年秋或开成元年秋。

    《寄扬州韩绰判官》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注释


    ⑴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属官。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
    ⑵迢迢:指江水悠长遥远。一作“遥遥”。
    ⑶草未凋(diāo):一作“草木凋”。凋:凋谢。
    ⑷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⑸玉人:貌美之人。这里是杜牧对韩绰的戏称。一说指扬州歌妓。教:使,令。

      平仄


      原始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 注:凋『二萧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通通平?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通平平?

      重复字体:
      青山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图片版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唐代)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

        杜牧相关作品
        阿房宫赋-杜牧(唐代)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

        重登科-杜牧(唐代)

        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

        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杜牧(唐代)

        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氲。 将携健笔干明主,莫向仙坛问白云。 驰逐宁教争...

        题桐叶-杜牧(唐代)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叶因题归燕诗。 江楼今日送归燕,正是去年题叶时。 叶落燕归真...

        寓言-杜牧(唐代)

        暖风迟日柳初含,顾影看身又自惭。 何事明朝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