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题记:
这是一首著名的杭州西湖春景诗。作者于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公元822)七月,出任杭州刺史,十月到任,至长庆四年五月底离杭赴洛阳任所。此诗即作于作者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大约是唐代长庆四年(公元824)春,作者在杭州住期将满,就要离开之前所作。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不由发出对西湖风光的赞美,春色如此秀丽,作者不愿离开杭州回京,有一半因素就是舍不得这风景如画的西湖。
全唐诗第446卷第021首。
① 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② 松排山面:指山上有许多松树。
③ 月点波心:月亮倒映在水中。
④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田野里早稻拔节抽穗,好像碧绿的毯子上的线头;河边菖蒲新长出的嫩叶,犹如罗裙上的飘带。
⑤ 勾留:留恋。
原始诗句: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通。 注:铺『七虞平声』 注:铺『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通。
原始诗句: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平通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珠『七虞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平通仄,仄仄平平通平平。
原始诗句: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注:蒲『七虞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湖『七虞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通仄通平仄仄平。
重复字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
池晚莲芳谢,窗秋竹意深。 更无人作伴,唯对一张琴。 ...
海水桑田欲变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