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凉州词三首》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张籍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凉州词三首
中唐-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凉州词三首》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成长。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一群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的驼铃声缓缓前进。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丝绸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平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注释

    (1)碛:读qì,戈壁、沙漠。

    (2)白练:白色热绢。这里泛指丝绸。 [2] 

    (3)安西:地名。唐方镇有安西都护,其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兼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贞元六年(790年),为吐蕃所陷。

    (4)沙堆:亦作“ 沙塠 ”,沙墩,小沙丘。

    (5)使客:使者。

    (6)风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

    (7)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

    (8)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叶,果均可食。

    (9)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10)恩泽:恩惠赏赐。

    (11)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图片版
      凉州词三首

      张籍(中唐)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

      张籍相关作品
      牧童词-张籍(中唐)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

      别客-张籍(中唐)

      青山历历水悠悠,今日相逢明日秋。 系马城边杨柳树,为君沽酒暂淹留。 ...

      岳州晚景-张籍(中唐)

      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 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飞。 洲白芦花吐,园红柿叶稀。 ...

      山禽-张籍(中唐)

      山禽毛如白练带,栖我庭前栗树枝。 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 ...

      寄虔州韩使君-张籍(中唐)

      南康太守负才豪,五十如今未拥旄。 早得一人知姓字,常闻三事说功劳。 月明渡口漳...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