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记:
刘禹锡《望洞庭》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北部。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原始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仄通通,?仄平平仄仄通。 注:磨『五歌平声』 注:磨『二十一个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仄通通,平仄平平仄仄通。
原始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韵平仄: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注:螺『五歌平声』
今韵平仄:平通通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通平平。
重复字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春去...
途逢少年,志在逐兽,方呼鹰隼,以袭飞走。因纵观之,卒无所获。行人有常从事于...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