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乌衣巷》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刘禹锡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乌衣巷
唐代-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题记:

刘禹锡《乌衣巷》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由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途径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写了这一组咏怀古迹的诗篇,总名《金陵五题》,其中第二首即《乌衣巷》。

    《乌衣巷》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草,还点缀着一些小花,乌衣巷口只有夕阳斜斜地挂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前住在王导、谢安家屋檐下的燕子,现在已经飞进了寻常百姓的家里。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旧时〕晋代。

      平仄


      原始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通仄仄仄平平。 注:斜『六麻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通仄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通,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家『六麻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通仄平平通,平仄平平通仄平。

      重复字体: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版
        乌衣巷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

        刘禹锡相关作品
        乌衣巷-刘禹锡(唐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春词-刘禹锡(唐代)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唐代)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

        蜀先主庙-刘禹锡(唐代)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

        酬乐天咏老见示-刘禹锡(唐代)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