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堤上行三首》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刘禹锡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堤上行三首
唐代-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日晚出帘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堤上行三首》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酒旗相望着在大堤的上头,堤下船连船,堤上楼挨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天色将晚,行人急忙争渡,桨声幽轧轧,船儿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江南江北同望波浪江烟,入夜行人还对歌在江边。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桃叶歌》表达了爱情,《竹枝词》诉说着哀愁,水流和月光无穷无尽哟,恰似歌声中的情感绵绵。
    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长堤弯弯曲曲,堤内水徘徊,酒舍旗亭一家挨一家地排开。
    日晚出帘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
    傍晚时挑出杏帘儿招徕顾客,高高的大船落帆靠岸停下来。

    注释


    樯:原指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船。
    幽轧(yà):划桨声。
    中流:在水流之中。
    烟波:烟雾苍茫的水面。
    桃叶:乐府歌曲名。《乐府诗集》第四十五卷引《古今乐录》说:“桃叶歌者,晋王子敬之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桃叶歌》,是晋朝王子敬所作的。桃叶是王子敬的妾的名字,因为爱情深厚,所以才歌唱她。)《乐府诗集》载《桃叶歌辞》四首,没有作者姓名,属于吴声歌曲,应该是江南民歌。这里借指民间流行的表达爱情的歌。
    竹枝怨:《竹枝词》诉说哀怨。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刘禹锡把民歌变成了文人的诗体。这些民歌中有一些情歌,但多表达怨苦之情。夔州一带,是竹枝词的故乡。
    月明:月亮光。
    次第:顺序。一个挨一个地。
    轲峨:高大的样子。
    参考资料:
           1、        高志忠 .刘禹锡诗词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 :170-172 .                      

      图片版
      堤上行三首

      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

      刘禹锡相关作品
      春词-刘禹锡(唐代)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

      奉和中书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韵-刘禹锡(唐代)

      暮景中秋爽,阴灵既望圆。 浮精离碧海,分照接虞渊。 迥见孤轮出,高从倚盖旋。 ...

      秋词-刘禹锡(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视刀环歌-刘禹锡(唐代)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

      陋室铭-刘禹锡(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