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题记:
诗歌具体写于何年尚待考证,从内容看,在仲夏暑热的“五月”,诗人宦游途中经日跋涉,向晚来到稚川,憩息于松下茅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五月,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 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
治田长山下,引流坦溪曲。 东山有遗茔,南野起新筑。 家世素业儒,子孙鄙食禄。 ...
泊舟古城下,高阁快登眺。 大江会彭蠡,群峰豁玄峤。 清影涵空明,黛色凝远照。 ...
江上双飞鸿,饮啄行相随。 翔风一何厉,中道伤其雌。 顾影明月下,哀鸣声正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