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郎士元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
唐代-郎士元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放轻脚步缓缓的踏过寒竹林,打坐修禅只能听到那铜壶水滴滴落的声音。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高高的松树上落下颗颗松果,那深井的水面也慢慢凝结成冰。
    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磬声停罢屋外的树枝仍在随风而动,悬挂的烛灯将那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屋舍映照的格外温暖明亮。
    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候邀请我于你那里留宿,让我也好沐浴着月色感受万物静寂与内心的平静。

    注释


    敛屦:犹摄足。踮起足走路,表示敬肃。
    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
    漏声:铜壶滴漏之声。
    罄: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
    何当:犹何日何时。
    乘月:即为沐浴着月光之意。
    上方: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

      平仄

      原句:敛屦入寒竹 安禅过漏声 
      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原句:高松残子落 深井冻痕生 
      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原句:罢磬风枝动 悬灯雪屋明 
      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平平 

      原句:何当招我宿 乘月上方行 
      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仄,平通通仄平。 注:声『八庚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平平,平通通仄平。

      原始诗句: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注:生『八庚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平通仄平平。

      原始诗句: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明『八庚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古韵平仄:平通平仄仄,通仄仄平通。 注:行『七阳平声』 注:行『八庚平声』 注:行『二十三漾去声』 注:行『二十四敬去声』
      今韵平仄:平通平仄仄,通仄仄平平。

      重复字体:
      敛屦入寒竹安禅过漏声
      高松残子落深井冻痕生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何当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图片版
        冬夕寄青龙寺源公

        郎士元(唐代)

        《大辞海》:郎士元唐诗人。字君胄,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登进士第,官至郢州刺史。大历间与钱起

        郎士元相关作品
        送李将军赴定州-郎士元(唐代)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

        长安逢故人-郎士元(唐代)

        数年音信断,不意在长安。 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 一官今懒道,双鬓竟羞看。 ...

        琴曲歌辞·湘夫人-郎士元(唐代)

        娥眉对湘水,遥哭苍梧间。 万乘既已殁,孤舟谁忍还。 至今楚山上,犹有泪痕斑。 ...

        送裴补阙入河南幕-郎士元(唐代)

        皎然青琐客,何事动行轩。 苦节酬知己,清吟去掖垣。 秋城临海树,寒月上营门。 ...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唐代)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