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暮归》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杜甫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暮归
唐代-杜甫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题记: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诗人在公安(今湖北公安)时。此前杜甫在夔州的时候,写出了不少调高律细的诗篇,同时又想尝试一种新的诗体。有一天,他写了一篇非古非律,亦古亦律的七言诗《愁》,题下自己注道:“强戏为吴体。”这首《暮归》也是一首吴体七律。

    《暮归》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
    秋箱打黄了碧绿的梧桐树上,白鹤在栖息,城楼上的梆子声惊得乌鸦在啼叫。
    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踏着明亮的月色我回家进门,寒凉的风中传来不知谁家的捶绢声。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
    想南去渡过桂水却没有船只,想北回秦川又到处战乱不息。
    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虽然年过半百却不称心如意,明天看云还要抚杖而行。

    注释

    ⑴黄:在此用作动词,霜使原来的碧梧变黄。梧:梧桐。

    ⑵柝(tuò):击柝即打更。乌:乌鸦。

    ⑶客子:作者自谓。

    ⑷捣练:捣洗白绸。

    ⑸桂水:今连江,一说为漓江,均在广西。这里应指湘水。阙:缺。

    ⑹秦川:古地区名。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一带。这里指长安。鼙(pí):一种军用小鼓。鼓鼙在唐诗之中常用来比喻战争。可能是指当年吐蕃入侵。

    ⑺不称意:不如意。

    ⑻杖:拄(杖)。藜(lí):用藜茎制成的手杖。


      图片版
      暮归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杜甫相关作品
      返照-杜甫(唐代)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衰年肺病唯...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杜甫(唐代)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

      新安吏-杜甫(唐代)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

      呀鹘行-杜甫(唐代)

      病鹘孤飞俗眼丑,每夜江边宿衰柳。 清秋落日已侧身,过雁归鸦错回首。 紧脑雄姿迷...

      望岳-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