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题记:
这首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冬天来了,白天变得越来越短,漫天的大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终于停了下来。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天还没亮,当地的驻军已经开始行动,号角声此起彼伏,显得格外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星也在摇曳不定。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田野,渔夫和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能还是愚钝,最终都化为了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寞(指郊游和亲人之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
〔景〕通“影”,日光。
〔霁(jì)〕雪停。
〔五更鼓角〕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
〔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战伐〕崔旰(gàn)之乱。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卧龙〕指诸葛亮。
〔《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这句是贤人和愚人终成黄土之意。
〔人事〕指交游。
〔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
〔漫〕徒然白白的。
原始诗句: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注:宵『二萧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古韵平仄:仄通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摇『二萧平声』 注:摇『十八啸去声』
今韵平仄:仄通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通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樵『二萧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通仄平。 注:寥『二萧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重复字体: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