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杜甫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题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公元763年(广德元年)春天,那时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他听闻消息后,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回到和平、安定的家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注释

    〔剑外〕指作者所在的蜀地。
    〔蓟北〕泛指唐朝蓟州北部地区,当时是叛军盘踞的地方。
    〔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青春〕指春天。

      平仄


      原始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古韵平仄:仄仄仄通平仄仄,平通仄仄仄通平。 注:裳『七阳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通平仄仄,平平仄仄仄通平。

      原始诗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古韵平仄:仄通通仄平平仄,通通平平仄仄平。 注:狂『七阳平声』
      今韵平仄:仄通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乡『七阳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通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古韵平仄:仄通平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仄平。 注:阳『七阳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平平平,通仄平平仄仄平。

      重复字体: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穿巫便下襄向洛

        图片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杜甫相关作品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春望-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腊日-杜甫(唐代)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

        曲江对雨-杜甫(唐代)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唐代)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