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题记: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
风雨不动安如山。
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呜呼!
唉!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选自《杜诗详注》卷十(中华书局1979年
版)。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诗中的茅屋即指成
都近郊的草堂。
〔三重(chóng)茅〕多层茅草。
〔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结。
〔长(cháng)〕高。
〔沉塘坳(ào)〕沉到池塘水中。坳,低洼
的地方。
〔忍能对面为盗贼〕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
抢掠的事。忍,狠心。能,如此这样。
〔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顷〕一会儿。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昏黑〕渐渐黑下来。向,接近。
〔衾(qīn)〕被子。
〔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
里蹬破了。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
麻线一样密集。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何由,怎能
如何。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
的意思。
〔寒士〕贫寒的士人。
〔突兀(wù)〕高耸的样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