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一日至少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可又想现在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
⑴心尚孩:心智还未成熟,还像一个小孩子。杜甫十四五岁时已被当时文豪比作班固、扬雄,原来他那时还是这样天真。
⑵犊:小牛。健:即指下二句。
⑶少行立:走和站的时候少,是说身体衰了。
⑷强:读上声。强将笑语:犹强为笑语,杜甫作客依人,故有此说不出的苦处。真是:“声中有泪,泪下无声”。主人:泛指所有曾向之求援的人。
⑸依旧:二字痛心,尽管百般将就,却仍然得不到人家的援助,穷得只有四壁。
⑹此句是说老妻看见我这样愁眉不展也面有忧色。
⑺古时庖厨之门在东。这二句写出小儿的稚气,也写出了杜甫的慈祥和悲哀。他自己早说过:“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但也正是这种主活实践,使杜甫对人民能具有深刻的了解和同情。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175-176页
原句:忆年十五心尚孩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原句:健如黄犊走复来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原句:庭前八月梨枣熟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原句:一日上树能千回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原句:即今倏忽已五十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原句:坐卧只多少行立
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
原句:强将笑语供主人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原句:悲见生涯百忧集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原句:入门依旧四壁空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原句:老妻睹我颜色同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原句:痴儿不知父子礼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
原句:叫怒索饭啼门东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注:来『十灰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注:回『十灰平声』 注:回『十一队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通仄仄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通仄。 注:立『十四缉入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通?仄平仄。
原始诗句: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古韵平仄:通通仄仄通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 注:集『十四缉入声』
今韵平仄:通通仄仄通仄平,平仄平平通平平。
原始诗句: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仄仄通,仄通仄仄平仄平。 注:同『一东平声』 注:同『一送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仄仄通,仄通仄仄平仄平。
原始诗句: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古韵平仄:平平通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注:东『一东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重复字体: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