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题记:
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冬,安庆绪退保相州,肃宗命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个节度使,率步骑二十万人围攻相州。自冬至春,未能破城。幸而郭子仪率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才阻止了安史军队南下。杜甫从洛阳回华州,路过新安,看到征兵的情况,写了这首诗。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作者走在新安县的大路上,听到新安吏在按户籍册点兵。
借问新安吏:
作者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难道因新安县小,壮丁已抽完,才抓这些不成丁的青年?”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新安吏回答“府帖昨夜才下达,并下令说没有壮丁就依次抽未成年男子。”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作者又问“抽来的未成年男子实在太小了,如何能守住王城呢?”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健壮的中男还有母亲相送,瘦小的由于父母在战乱中去世,就变得孤苦伶仃了。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河水日夜向东流,青山还留着哭声呢!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不要让眼泪哭干,收住你们纵横的泪水。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眼泪哭干了会露出头骨,但天地终归是无情的,不能改变这悲痛的安排。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我们官军攻取相州,日夜盼望收复其地。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可是贼心难料,致使官军溃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我们就去原先营垒就食,练兵也依凭着洛阳。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挖掘壕沟也不会深得见水,放牧军马的劳役也还算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何况朝廷官军是符合正义的,一切必然顺利,爱护战士一目了然。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送行战士不要哭得那么悲伤,长官会像父兄一样关爱你们。
〔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
〔更〕岂。
〔次〕依次。
〔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
〔伶俜(pīng)〕形容孤独。
〔不到水〕指掘壕很浅。
〔仆射〕指郭子仪。
〔如父兄〕指极爱士卒。
〔相州〕即“三男邺城戍”之“邺城”,今河南安阳。
〔旧京〕指东都洛阳。
〔借问新安吏〕作者问新安吏。此处省略主语“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