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嶔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
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题记: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杜甫仍被叛军禁于长安。至德二年四月初九,杜甫得知肃宗移驾凤翔,即有意投奔凤翔,于是便前往怀远坊大云经寺住寺僧赞公处,以避叛军耳目。与赞公密商后,于四月某日,由长安西城金光门出,间道潜奔行在。至德二年五月十六日,杜甫在凤翔官拜左拾遗。惊魂稍定,因思念妻子及家人,便写下了这首诗。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去年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与妻子儿女隔绝很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今夏草木繁茂的时候,才得以脱身向西逃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脚穿麻鞋去拜见天子,破旧的衣袖露出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朝廷怜悯我得以生还,亲朋故友感伤我已老丑。
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
感激涕零拜授左拾遗,颠沛流离中更感皇恩深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虽然我可以回到家去,却不忍心立即开口求情。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寄一封书信探问三川,不知道家中亲人还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听说家乡一带同遭祸患,疯狂杀戮乃至鸡和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山中的茅屋早已破漏,有谁还能在门户中留守。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
苍松的树根被摧折断毁,山地寒冷尸骨未朽。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能有几个人保全性命,一家人岂能相伴为偶。
嶔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高山上有猛虎出没,心中郁结摇头叹气。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自从寄出去一封书信,至今已是十月以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反倒害怕消息传来,心中除此别无他有。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
国家命运刚要中兴,年老后比平时更爱饮酒。
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想到日后欢会的时候,恐怕成为一个贫穷孤独的老叟。
此已下自贼中窜归凤翔作。
1.隔绝久:至德元年(756年)六月安禄山破潼关,杜甫不久被俘,至是将一年,故有隔绝久的话。
2.得西走:由长安往凤翔得向西走。陶潜诗“孟夏草木长”,杜甫脱离长安时当在四月。草木长,则比较容易逃脱,故下句用一“得”字。
3亲故:即亲旧或亲友。
4.涕泪受拾遗:至德二年(757年)五月十六日唐肃宗任杜甫为左拾遗。唐制有左右拾遗各二人,虽只是一个从八品的官儿,但因系谏官,能常在皇帝左右,并向皇帝提出不同意见。因在流离之中,益觉主恩之厚,所以涕泪而受官。
5.“柴门”:应前妻子。前陷安史叛军中,今逃归,所以说“得去”,即“能去”的意思。吴祥农云:“公不顾家而西走,及得去而不敢言归,大忠直节,岂后世所及?”
6.三川:县名,在鄜州。
7.比闻:即近闻。口语则为“比来闻道”。罹祸:即遭难。
8.摧颓:是形容渭头的撑柱狼藉。
9.嵚(qīn)岑(cén):山高峻貌。猛虎:喻贼寇的残暴。郁结:心上的疙瘩。回我首:摇头叹气。
10.耽酒:即嗜酒。
11.叟:是年老的称呼,杜甫这时四十六岁。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