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杜甫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唐代-杜甫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慈恩寺塔高超出穹庐似的青天之外,强劲的风吹得没有休止的时候。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假若没有心胸开阔之人的胸怀,登上此楼反而会触景生情,生出许多忧愁。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登上慈恩寺塔极目远驰,方知佛教的威力之大,足可以构思佳作,探寻胜境。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仰面穿过弯曲的磴道,方才走出支木交错的暗处,终于登上顶层。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夜间在塔上仰观北斗七星好像在塔的北窗口,耳边仿佛听到银河的水声向西流动。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白日登塔仰视天空,那羲和鞭赶太阳迅速西进,秋神少昊给人间带来了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看终南诸山忽若破碎成块,泾渭之水清浊也难以分辨。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从上往下一眼望去,只是一片空蒙,哪还能辨出那里是都城长安呢?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回过头去呼唤一代英主虞舜大帝,只见虞舜的寝陵苍梧之地正生起一片愁云。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痛惜啊,当年穆王与王母在昆仑瑶池饮酒作乐,竟然喝到夜幕降临到昆仑山头。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黄鹄不停地一个个远走高飞,哀哀鸣叫不止,不知前去投向何方。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你们看那些追阳逐暖的群雁,各自有着谋取稻梁的术算。

    注释


    此诗题下原注:“时高适、薛据先有此作。”同:即和。诸公:指高适、薛据、岑参、储光羲。慈恩寺塔:即大雁塔。为新进士题名之处。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所建,在今陕西西安市和平门外八里处,现有七层,高六十四米。
    标:高耸之物。高标:指慈恩寺塔。苍天:青天。天:一作“穹”。
    烈风:大而猛的风。休:停息。
    旷士:旷达出世的人。旷:一作“壮”。
    兹:此。翻:反而。
    象教:佛祖释迪牟尼说法时常借形象以教人,故佛教又有象教之称。佛塔即是佛教的象征。
    足:一作“立”。冥搜:即探幽。
    龙蛇窟:形容塔内磴道的弯曲和狭窄。
    出:一作“惊”。枝撑:指塔中交错的支柱。幽:幽暗。
    七星: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北户:一作“户北”。
    河汉:银河。
    羲和: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鞭白日:言日行之快,如鞭促赶。
    少昊:古代神话中司秋之神。
    秦山:指长安以南的终南山,山为秦岭山脉一部分,故云秦山。破碎:终南诸峰,大小错综,登高眺望,山峦如破碎。
    泾渭:泾水和渭水。不可求:难辨清浊。
    但:只是。一气:一片朦胧不清的样子。
    焉能:怎能。皇州:京城长安。
    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舜为其领袖,故称虞舜。
    苍梧:相传舜征有苗,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疑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见《礼记·檀弓上》《史记·五帝本纪》。这里用以比拟葬唐太宗的昭陵。唐太宗受内禅于高祖李渊,高祖号神尧皇帝。尧禅位于舜,故以舜喻唐太宗。
    “惜哉”二句:《列子·周穆王》:“(穆王)升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穆天子传》卷四,记周穆王“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此喻指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宴骊山,荒淫无度。饮:一作“燕”。晏:晚。
    黄鹄(hú ):即天鹅,善飞,一举千里。去不息:远走高飞。
    随阳雁:雁为候鸟,秋由北而南,春由南而北,故称。此喻趋炎附势者。
    稻粱谋:本指禽鸟觅取食物的方法,此喻小人谋取利禄的打算。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11                          2、        周振甫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28-430                          3、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45-246                      

      图片版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杜甫相关作品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春望-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腊日-杜甫(唐代)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

      曲江对雨-杜甫(唐代)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杜甫(唐代)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