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营州歌》的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高适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营州歌
唐代-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题记:

唐代东北边塞营州,原野丛林,水草丰盛,各族杂居,牧猎为生,习尚崇武,风俗犷放。高适于天宝中出塞燕赵从军,通过边塞所见所感写成此诗。

    《营州歌》全文注音拼音版
    营州歌繁体版(已校对)

    營州少年厭原野,狐裘蒙茸獵城下。
    虜酒不醉人,兒十歲能騎馬。

      对照翻译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10岁就能骑马奔跑。

      注释

      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厌(yàn):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狐裘(qiú):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

      蒙茸(róng):裘毛纷乱的样子。语出《诗经·邶风·旌丘》:“狐裘蒙戎”。“茸”通“戎”。

      城下(xià):郊野。

      虏(lǔ)酒:指营州当地出产的酒。

      千钟(zhōng):极言其多;钟,酒器。

      胡儿:指居住在营州一带的奚、契丹少年。

        图片版
        营州歌

        高适(唐代)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

        高适相关作品
        金城北楼-高适(唐代)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

        送魏八-高适(唐代)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

        燕歌行并序-高适(唐代)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

        登广陵栖灵寺塔-高适(唐代)

        淮南富登临,兹塔信奇最。 直上造云族,凭虚纳天籁。 迥然碧海西,独立飞鸟外。 ...

        宋中十首-高适(唐代)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