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送杨山人归嵩阳》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高适)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送杨山人归嵩阳
唐代-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题记:

从诗中“夷门二月柳条色”一句,可以推断出这首诗写于大梁,因为夷门是战国时代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作于天宝三载(744);有人认为李白与高适两首同题诗,都是天宝四载(745)五月后所作。兹从天宝四载之说,但从诗中的“二月柳条色”推断,此诗应是在该年春二月左右所写。

    《送杨山人归嵩阳》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不到嵩阳转眼过去十年,从前隐居的心事已经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一二位老朋友不能相见,少室山的三十六峰还在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夷门的初春二月柳条泛绿,流莺数声令人热泪沾衣。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招我,知道你以此来忘掉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山人一心前往嵩阳路,只留下无穷眷念长久回忆。

    注释

    杨山人:具体事迹不详,李白亦有《送杨山人归嵩山》诗,写的应是同一人。嵩阳:隋唐时县名,在嵩山之南;唐武后时期改称登封(今属河南)。

    动:近。

    心事:指欲隐居嵩阳之事。徒然:枉然,空然,意谓不能实现。

    三十六峰:嵩山有三十六峰。犹眼前:依然还在眼前。

    夷门:战国大梁的城门。在今河南开封县城内。战国时魏国的贤士侯赢为夷门监者。

    流莺:莺鸟。流,谓其鸣声圆转。

    凿井耕田:化用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於我哉?”不我招:即不招我之意。

    帝力:帝王的作用,指皇权统治。

    眷眷:同睠睠,反顾的样子,表示心里顾念很深。


      图片版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唐代)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

      高适相关作品
      听张立本女吟-高适(唐代)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

      燕歌行并序-高适(唐代)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 ,适感征戍之事,因而...

      登广陵栖灵寺塔-高适(唐代)

      淮南富登临,兹塔信奇最。 直上造云族,凭虚纳天籁。 迥然碧海西,独立飞鸟外。 ...

      宋中十首-高适(唐代)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

      人日寄杜二拾遗-高适(唐代)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