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题记:
高适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杜甫看到这首诗时,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饱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把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连结起来了。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人日这天,我给杜甫写一首诗寄到成都草堂,我在这儿怀念你,怀念我们共同的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春天到来,柳叶萌芽,梅花盛开,本该令人愉悦,但飘泊异地的游子却被撩动了乡愁。
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当时国家多难,干戈未息,以高适的文才武略,本应参与朝廷大政,建树功业,可是偏偏远离京国,身在南蕃。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正承百忧千虑而来,身当乱世,作客他乡,今年此时,已是相思不见,明年又在何处,难以预料。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生活虽困顿,却也闲散自适,不可能知道此时竟辜负了随身的书剑,老于宦途风尘之中。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这是说自己老迈疲癃之身,辱居刺史之位,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飘泊流离的友人。
杜二拾遗:即大诗人杜甫。
人日: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农历正月初七。农历正月初七。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南蕃:蜀
书剑:喻文武。《史记》“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二千石:汉太守官俸二千石
东西南北人:丘曾称“今丘也,东南西北之人也”,指四方奔走。
原句:人日题诗寄草堂 遥怜故人思故乡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仄平
原句:柳条弄色不忍见 梅花满枝空断肠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平平仄平
原句:身在远藩无所预 心怀百忧复千虑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平仄平仄
原句:今年人日空相忆 明年人日知何处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仄
原句:一卧东山三十春 岂知书剑老风尘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原句:龙钟还忝二千石 愧尔东西南北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古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通仄平。 注:乡『七阳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通仄仄,平平仄平通仄平。 注:肠『七阳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通仄平。
原始诗句: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古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注:虑『六鱼平声』 注:虑『六御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通平仄平仄。
原始诗句: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通通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注:处『六语上声』 注:处『六御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通通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注:尘『十一真平声』
今韵平仄:通仄平平平平平,通平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注:人『十一真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平通,仄仄平平平仄平。
重复字体: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
淮南富登临,兹塔信奇最。 直上造云族,凭虚纳天籁。 迥然碧海西,独立飞鸟外。 ...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