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题记:
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或755年(天宝十四载),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这是岑参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马川〕即车尔成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境内。
〔行〕诗歌的一种体裁。
〔封大夫(dàf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
〔西征〕一般认为是出征播仙。
〔走马川行雪海边〕一作“走马沧海边”。
〔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境内。封常清军府驻在这里。
〔匈奴〕借指达奚部族。
〔金山〕指天山主峰。
〔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
〔汉家大将〕指封常清,当时任安西节度使兼北庭都护,岑参在他的幕府任职。
〔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
〔五花〕即五花马。
〔连钱〕一种宝马名。
〔五花连钱〕指马斑驳的毛色。
〔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车师〕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蘅塘退士本作“军师”。
〔伫〕久立,此处作等待解。
〔献捷〕献上贺捷诗章。
原句: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原句:平沙莽莽黄入天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原句:轮台九月风夜吼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原句:一川碎石大如斗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
原句:随风满地石乱走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原句:匈奴草黄马正肥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原句:金山西见烟尘飞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原句:汉家大将西出师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原句:将军金甲夜不脱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原句:半夜军行戈相拨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原句:风头如刀面如割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原句:马毛带雪汗气蒸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
原句:五花连钱旋作冰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原句:幕中草檄砚水凝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原句:虏骑闻之应胆慑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原句:料知短兵不敢接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
原句:车师西门伫献捷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古韵平仄:平通仄仄仄平通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注:天『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
原始诗句: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注:走『二十五有上声』 注:走『二十六宥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通平仄通仄平仄,?平仄仄通仄仄。
原始诗句: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通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通平仄平。 注:师『四支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通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通平平平。
原始诗句: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古韵平仄:通平平仄仄通仄,仄仄平通平通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注:割『七曷入声』
今韵平仄:通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通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通仄平,仄平平平通仄平,仄通仄仄仄仄平。 注:凝『十蒸平声』 注:凝『二十五径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仄通仄平,仄平平平通通平,仄通仄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古韵平仄:仄通通平通仄仄,仄平仄平通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注:捷『十六叶入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通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
重复字体: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cén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峡口秋水壮,沙边且停桡。 奔涛振石壁,峰势如动摇。 九月芦花新,弥令客心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