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秋水壮,沙边且停桡。
奔涛振石壁,峰势如动摇。
九月芦花新,弥令客心焦。
谁念在江岛,故人满天朝。
无处豁心胸,忧来醉能销。
往来巴山道,三见秋草凋。
狄生新相知,才调凌云霄。
赋诗析造化,入幕生风飙。
把笔判甲兵,战士不敢骄。
皆云梁公后,遇鼎还能调。
离别倏经时,音尘殊寂寥。
何当见夫子,不叹乡关遥。
①这首诗作于大历三年(768)自嘉州罢官东归途中。青山峡口:据《宜宾县志》卷六载,县中岷江与金沙江之间有青山,“青山峡口”疑即指此。是时作者自嘉州(今四川乐山)乘船南下,准备再沿长江东行,而后经汴河北归。
②桡:指船。
③“三见”句:岑参自大历元年入蜀至此时罢官东归,历时三载,故云。
④才调:才气。
⑤折造化:谓使造物者折服。“折”全诗原作“析”,据明抄本改。
⑥幕:指杜鸿渐幕府。生风飙:形容御史的峻厉(就狄任侍御而言)。
⑦判甲兵:谓裁决兵士狱讼。御史掌纠察非法,故云。
⑧梁公:即狄仁杰。睿宗时追赠仁杰为梁国公,世称狄梁公。
⑨音尘:音信。寂寥:无声无形。
岑参(cénshēn)(约715年—770年),汉族,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去世之时56岁。其诗歌富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