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嘲鲁儒》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李白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嘲鲁儒
盛唐-李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嘲鲁儒》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鲁地老叟谈论《五经》,白发皓首只能死守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问他经国济世的策略,茫茫然如同坠入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脚穿远游的文履,头戴方山的头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沿着直道缓援迈步,还没抬脚,已掀起了尘土。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秦相李斯不重用儒生。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你也不是达于时变的通儒叔孙通,和我原本就不是同流。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什么适合时代的形势都未晓得,还是回到汶水边去躬耕吧。

    注释


    ⑴鲁,春秋时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鲁儒,鲁地的儒生。
    ⑵鲁叟,鲁地的老头子,指鲁儒。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
    ⑶章句,分析古书章节、句读。死章句,老死于章句之学中。
    ⑷经济策,治理国家的方略。茫,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两句意为:如果问鲁儒怎么样治理国家,就如坠烟雾,茫无所知。
    ⑸著(zhuó),穿。远游履(lǚ),鞋名。
    ⑹方山巾,古代一种方形头巾。
    ⑺从,沿着。
    ⑻“缓步”“未行”两句意为:慢吞吞地沿着直路踱着,未迈开脚步,宽大袖已拂起了地上的灰尘。
    ⑼秦家丞相,指李斯。
    ⑽褒衣,儒生穿的一种宽大的衣服。褒衣人,指儒生。
    ⑾叔孙通,汉初薛县(今山东枣庄薛城)人。据《史记·叔孙通列传》记载: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叔孙通曾到鲁地招集一批鲁生,为刘邦在秦仪的基础上重订朝仪,当时有两个儒生不肯去,说他的做法“不合古”。叔孙通讥笑他们说:“你们真是鄙儒,不知时变。”
    ⑿殊伦,不是同一类人物。两句意为:你还不如叔孙通能顺应时变,和我本来不是一路人。
    ⒀汶水,今山东大汶河。汶水滨,指鲁儒的故乡。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946-947 .                      

      图片版
      嘲鲁儒

      李白(盛唐)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相关作品
      峨眉山月歌-李白(盛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盛唐)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

      与韩荆州书-李白(盛唐)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李白(盛唐)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

      梁园吟-李白(盛唐)

      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