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题记: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
〔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尽〕没有了。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满足。
原始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闲『十五删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古韵平仄:通通仄通仄,仄仄仄平平。 注:山『十五删平声』
今韵平仄:通通仄仄仄,通仄仄平平。
重复字体: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
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