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题记: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径四川。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是作者回到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原始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通,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还『十五删平声』 注:还『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通仄平。
原始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平通仄,平平仄通仄通平。 注:山『十五删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通仄通平。
重复字体: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