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早发白帝城》的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李白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 纠错评论
文字版
早发白帝城
盛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题记: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径四川。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是作者回到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早发白帝城》全文注音拼音版
    早发白帝城繁体版(已校对)

    朝辭白帝彩間,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对照翻译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清晨,朝霞染红了天空,我即将启程返乡,站在江边抬头望去,白帝城被五彩云霞环绕,仿佛置身仙境,美得令人陶醉,遥远的江陵,相隔千里,却在一日之内便能抵达。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久久回荡,猿声还在耳边萦绕时,轻快的小船已经穿过了层层叠叠的万重山峦。

      注释

      〔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平仄


        原始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通,平仄平平仄仄平。 注:还『十五删平声』 注:还『一先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通仄平。

        原始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平通仄,平平仄通仄通平。 注:山『十五删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通仄通平。

        重复字体: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图片版
          早发白帝城

          李白(盛唐)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相关作品
          早发白帝城-李白(盛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清平调·其一-李白(盛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清平调·其三-李白(盛唐)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盛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清平调·其二-李白(盛唐)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