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上三峡》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李白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上三峡
唐代-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题记:

此诗是李白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二月流放夜郎途径三峡时创作的。当时李白59岁。他58岁时从九江到宜昌逆流而上,走了快一年,接着便进入三峡。三峡是长江最为险峻、最难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更慢,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经告别回南昌了,因此就更加孤独,情绪更坏。

    《上三峡》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个早晨行在黄牛峡,三个晚上还在黄牛峡打转。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这样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黄牛峡,怎能不使人愁得两鬓斑斑?

    注释

    ⑴三峡:指长江之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⑵巫山:在今重庆巫山县南,山势高峻,景色秀美,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
    ⑶巴水:指长江三峡的流水。重庆东面长江水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巴江”。传说巴子国由此得名。古渝、涪、忠、万等州均属巴国地,故此段长江常称巴水。
    ⑷黄牛:指黄牛山,又称黄牛峡,在今湖北宜昌西北。《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径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图片版
      上三峡

      李白(盛唐)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相关作品
      峨眉山月歌-李白(盛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盛唐)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

      与韩荆州书-李白(盛唐)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李白(盛唐)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

      梁园吟-李白(盛唐)

      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