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九日》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李白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九日
盛唐-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题记:

这首诗是李白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的九月九日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重阳佳节秋高气爽,在这登高饮菊花酒传统节日中,诗人一个人自娱自乐,想起了自己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情景,写下这首诗来感慨自己怀才不遇之余,也表达了他怡情自然的旷达的襟怀。

    《九日》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今天云彩飘飘,景色迥然,流水更绿,青山更明亮。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我手携一壶流霞酒,采撷一朵黄菊花,欣赏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行。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这里山石偏僻,松树古远,快乐的管弦乐随风飘洒。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酒杯当明镜照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却不知道让我怀念的朋友都在哪里。

    注释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又叫重阳节。
    云景好:景物好。
    流霞:美酒名。
    搴(qiān)菊:采取菊花。
    寒荣:寒冷天气开放的菊花,指菊花。
    觞(shāng):古时的酒杯。
    落帽:典出《晋书》,据载:大司马桓温曾和他的参军孟嘉登高于龙山,孟嘉醉后,风吹落帽,自己却没有发觉,此举在讲究风度的魏晋时期,有伤大雅,孙盛作文嘲笑,孟嘉即兴作答:“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文辞优美,语惊四座。后人以此典比喻文人不拘小节,风度潇洒之态。
    空:徒然。
    友生:朋友。

      平仄

      原句:今日云景好 水绿秋山明 
      平仄:平仄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 

      原句:携壶酌流霞 搴菊泛寒荣 
      平仄:平平平平平 平平仄平平 

      原句:地远松石古 风扬弦管清 
      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平 

      原句:窥觞照欢颜 独笑还自倾 
      平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平仄平 

      原句:落帽醉山月 空歌怀友生 
      平仄: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古韵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注:明『八庚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注:荣『八庚平声』
      今韵平仄:平通平平平,平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古韵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注:清『八庚平声』 注:清『二十四敬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通仄,平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注:倾『八庚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原始诗句: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仄,通平平仄平。 注:生『八庚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平仄,通平平仄平。

      重复字体: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空歌怀友生

        图片版
        九日

        李白(盛唐)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相关作品
        江夏赠韦南陵冰-李白(盛唐)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

        题东谿公幽居-李白(盛唐)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

        峨眉山月歌-李白(盛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盛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金门答苏秀才-李白(盛唐)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