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题记:
李白曾经多次隐居山林。他在少年时代,和逸人东严子隐居岷山。出川以后,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始,李白在安陆(今属湖北)居住十年,曾隐居碧山桃花岩。此诗当作于李白在碧山桃花岩隐居时期。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⑴余:我,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栖:居住。碧山:山名,在湖北省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读书处。一说碧山指山色的青翠苍绿。
⑵自闲:悠闲自得。闲:安然,泰然。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⑶“桃花”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载,东晋时,武陵有一渔人在溪中捕鱼。忽进桃花林,林尽处有山。山有小口。从山口进去,遇一与外界隔绝的桃花源,里边的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此句暗用其事。窅(yǎo)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庄子·知北游》:“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
⑷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别:另外。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抑知厚地之下,别有天地也。”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3
2、
裴 斐.李白诗歌赏析集.成都:巴蜀书社,1988:362-363
原始诗句: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通仄平仄平。 注:闲『十五删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通。 注:间『十五删平声』 注:间『十六谏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重复字体: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