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题记:
根据裴斐编的《李白年谱简编》,此诗作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李白五十四岁时。当时李白与魏万别后,游宣城(今属安徽省)、南陵(今属安徽省)、秋浦(今安徽省贵池县),并登黄山。在他的好友温处士将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时,李白将黄山美景描绘成此诗赠别。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黄山高耸四千仞,莲花攒簇三十二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丹崖对峙夹石柱,有的像莲花苞,有的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忆往昔,我曾登临绝顶,放眼远眺天目山上的老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仙人炼玉的遗迹尚在,羽化升仙处还留有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我知道今天你要独往黄山,也许可以和温伯雪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为采撷精华辞别五岳,攀岩临穴,经历艰险千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归来闲居白鹅岭上,渴了饮丹砂井中水。
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凤凰叫时我即来,你要准备云霓车驾一起游览天宫。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来往陵阳仙山东,行走在芬芳的桂树丛中。
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回曲溪流十六渡,青山如嶂立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以后我还会时常来访问,乘着弓桥步入彩虹中。
〔黄山〕古称黟山,唐改黄山。在安徽省南部,跨歙黔太平休宁四县。
〔菡萏〕即荷花。
〔天目〕山名,在浙江临安县西北,上有两湖若左右目,故名天目。
〔炼玉〕指炼仙丹。
〔羽化〕指成仙而去。黄山有炼丹峰,高八百七十初,相传浮丘公炼丹于峰顶,经八甲子,丹始成。
〔温伯雪〕名伯,字雪子。李白此处借其名以喻温处士。
〔独往〕谓离群而隐居。
〔丹砂井〕黄山东峰下有朱砂汤泉,热可点茗,春时即色微红。
〔凤吹〕用仙人王子乔吹笙作凤鸣事。
〔云车〕仙人所乘。
〔陵阳〕即陵阳山,在安徽泾县西南。相传为陵阳子明成仙处。
〔桥〕指仙人桥,又名天桥仙石桥,在炼丹台,为黄山最险之处。两峰绝处,各出峭石,彼此相抵,有若笋接,接而不合,似续若断,登者莫不叹为奇绝。
原句:黄山四千仞 三十二莲峰
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
原句:丹崖夹石柱 菡萏金芙蓉
平仄:平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
原句:伊昔升绝顶 下窥天目松
平仄:平平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
原句:仙人炼玉处 羽化留馀踪
平仄:平平仄仄仄 仄仄平平平
原句:亦闻温伯雪 独往今相逢
平仄:仄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平
原句:采秀辞五岳 攀岩历万重
平仄:仄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
原句:归休白鹅岭 渴饮丹砂井
平仄:平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
原句:凤吹我时来 云车尔当整
平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
原句:去去陵阳东 行行芳桂丛
平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平
原句:回溪十六度 碧嶂尽晴空
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原句:他日还相访 乘桥蹑彩虹
平仄: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注:峰『二冬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
原始诗句: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注:蓉『二冬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通仄,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古韵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注:松『二冬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注:踪『二冬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古韵平仄:仄通平仄仄,仄仄平通平。 注:逢『一东平声』 注:逢『二冬平声』 注:逢『七阳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通仄,平仄平通平。
原始诗句: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古韵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通。 注:重『二冬平声』 注:重『二肿上声』 注:重『二宋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通。
原始诗句: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注:井『二十三梗上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通。
原始诗句: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古韵平仄:仄通仄平平,平平仄通仄。 注:整『二十三梗上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通仄。
原始诗句: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平,通通平仄平。 注:丛『一东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通。 注:空『一东平声』 注:空『一董上声』 注:空『一送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通,仄仄仄平通。
原始诗句: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古韵平仄:平仄平通仄,通平仄仄平。 注:虹『一东平声』 注:虹『三绛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通仄,通平仄仄通。
重复字体: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