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题记: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已四十二岁,此时他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异常兴奋,满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诗中毫不掩饰其喜悦之情。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白酒刚刚酿好时,我正好从山中回来,黄鸡正在啄食谷粒,秋天养得肥肥胖胖。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我唤来童仆炖上黄鸡,再斟上满满的白酒,孩子们欢笑着吵闹着,拉扯着我的布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天晴了,我高歌痛饮,想借此让自己沉醉,醉后起身舞蹈,仿佛要与秋日的夕阳比试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游说拥有万乘之尊的君主已经苦于时间太晚,我只能快马加鞭,奋起直追,踏上遥远的道路。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会稽的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告别家人,前往长安,向西进入秦地。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仰面朝天,放声大笑地走出门去,我怎会长久做一个身处乡野的平凡之人?
〔南陵〕一说在东鲁,曲阜县南有陵城村,人称南陵;一说在今安徽省南陵县。
〔白酒〕古代酒分清酒白酒两种。见《礼记·内则》。
〔《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太祖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嬉笑〕欢笑;戏乐。
〔起舞落日争光辉〕指人逢喜事光彩焕发,与日光相辉映。
〔游说(shuì)〕战国时,有才之人以口辩舌战打动诸侯,获取官位,称为游说。
〔万乘(shèng)〕君主。周朝制度,天子地方千里,车万乘。后来称皇帝为万乘。
〔苦不早〕意思是恨不能早些年头见到皇帝。
〔会稽愚妇轻买臣〕用朱买臣典故。
〔买臣〕即朱买臣,西汉会稽郡吴(今江苏省苏州市境内)人。
〔西入秦〕即从南陵动身西行到长安去。
〔秦〕指唐时首都长安,春秋战国时为秦地。
〔蓬蒿人〕草野之人,也就是没有当官的人。
〔蓬蒿〕都是草本植物,这里借指草野民间。
原句:白酒新熟山中归 黄鸡啄黍秋正肥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平平平仄平仄平
原句:呼童烹鸡酌白酒 儿女嬉笑牵人衣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平仄平仄平平平
原句:高歌取醉欲自慰 起舞落日争光辉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
原句:游说万乘苦不早 著鞭跨马涉远道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仄
原句:会稽愚妇轻买臣 余亦辞家西入秦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平
原句: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仄平平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古韵平仄:仄仄平仄平通平,平平仄仄平通平。 注:肥『五微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平通平,平平平仄平通平。
原始诗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古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通。 注:衣『五微平声』 注:衣『五未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通。
原始诗句: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注:辉『五微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古韵平仄:平仄仄通仄通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注:道『十九皓上声』 注:道『二十号去声』
今韵平仄:平通仄通仄仄仄,通平通仄仄仄仄。
原始诗句: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注:秦『十一真平声』
今韵平仄:通通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原始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注:人『十一真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通仄平平平。
重复字体: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