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原文打印版、繁体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李白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 纠错评论
文字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
盛唐-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题记: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天宝四载(745年),李白将由东鲁(在今山东)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注音拼音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繁体版(已校对)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四萬八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霓為衣兮風為馬,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

      对照翻译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总是感叹那烟波浩渺,实在难以找到。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越地的人说起天姥山,云雾缭绕间有时隐约可见。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姥山仿佛直插云霄,遮蔽了天空,山势高耸,超过了五岳,把赤城山都比下去了。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天台山虽然高达四万八千丈,但面对天姥山时,却好像要向东南方向低头拜倒一般。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我听了越人的讲述后,梦中游历了吴越之地,一夜之间飞越了月光下的镜湖。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镜湖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一直陪我到了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谢灵运曾经住过的地方至今还在,清澈的湖水泛起涟漪,猿猴的叫声清脆悠扬。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我穿上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而上,仿佛直入云霄。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到了半山腰,便看见太阳从海上升起,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声音。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山岩层叠无尽,道路曲折蜿蜒,方向变幻莫测,我沉迷于花香,倚靠在石旁,不知不觉天色已晚。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岩石中的泉水轰鸣作响,让森林颤抖,山峰震颤。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乌云沉沉,像是要下雨,水面荡漾起薄薄的烟雾。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电闪雷鸣,山峰似乎都要崩塌了。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忽然,仙府的石门訇然一声从中打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洞中是一片广阔的蓝天,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铸成的宫殿。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神仙们披着彩虹做的衣裳,驾着风作为坐骑,纷纷降临。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麻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突然,我心神一震,猛然醒来,忍不住长长叹息。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醒来后只剩下身边的枕席,梦中的烟霞美景全都消失了。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人世间的欢乐也不过如梦一般虚幻,自古以来万事万物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返。
      别君去兮何时还?
      告别朋友们远行(前往东鲁)啊,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暂且将白鹿放养在青山崖间,等需要远行时就骑上它探访名山大川。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怎么能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让自己失去自由自在的笑容!

      注释

      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版)。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 的排挤,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即将由东鲁(今山东 一带)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mǔ) 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 山别东鲁诸公》。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东。传说登 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而得名。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航海的人谈起瀛 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找到。瀛 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 莱方丈。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 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
      〔越人〕指今浙江一带的人。
      〔向天横〕遮住天空。横,遮蔽。
      〔势拔五岳掩赤城〕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 拔,超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 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赤城,和下文的 “天台(tāi)”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北。
      〔对此欲倒东南倾〕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 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意思是天台 山和天姥山相比,就显得低了。倾,偏斜倒下。
      〔因之〕意思是受前面越人的话所吸引。因,依据。
      〔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shèng)州南。
      〔谢公〕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385—433)。谢灵运 喜欢游山访胜,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
      〔渌(lù)〕清澈。
      〔清〕凄清。
      〔谢公屐(jī)〕据《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游 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 屐,前后齿可装卸,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 后齿,以保持身体平衡。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 带子,形状像拖鞋。
      〔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语出谢灵运《登石 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在半山腰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大树叫 “桃都”,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树上,天 鸡就会鸣叫,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起来。
      〔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 色很快就暗了下来。暝,昏暗。
      〔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熊在咆哮,龙在长吟, 声音震荡着岩石和泉水。殷,震动。
      〔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栗 惊,均为使动用法。层巅,层层山峰。
      〔青青〕黑沉沉的。
      〔列缺〕闪电。列,同“裂”。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仙府的石门,訇 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訇 然,形容声音很大。
      〔青冥〕天空。
      〔金银台〕金银筑成的楼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云之君〕泛指驾乘云彩的神仙。
      〔鸾回车〕鸾鸟拉车回转。鸾,传说中的神鸟。
      〔悸(jì)〕因惊惧而心跳。
      〔恍〕猛然惊醒的样子。
      〔觉(jiào)〕醒。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 失了。向来,原来。烟霞,指前面所写的仙境。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暂且把白鹿 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探 访名山。传说中神仙隐士多骑白鹿。
      〔摧眉折腰〕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摧眉,即低眉, 低头。

        图片版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盛唐)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相关作品
        蜀道难-李白(盛唐)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盛唐)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

        将进酒-李白(盛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浣纱石上女-李白(盛唐)

        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 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 ...

        白毫子歌-李白(盛唐)

        淮南小山白毫子,乃在淮南小山里。 夜卧松下云,朝餐石中髓。 小山连绵向江开,碧...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