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题记:
这两首诗当作于李白青年时期,具体作年不详。李白二十五岁出蜀,漫游中国,当他经过旧时燕国的土地时,认识了那里的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李白在那里和豪杰们相处甚欢。这两首诗就是这种生活的反映。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像高渐离一样在燕市击筑饮酒,像荆轲一样在易水上弹剑悲歌。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应结识像燕太子丹这样的爱贤之士,要结交像并州侠士一般的朋友。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少年身负壮志,将来自有奋发激烈之时。
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
若再遇到像鲁句践这样的侠士,应该事先自报家门,若有争博之时,请多多包涵,幸勿相欺。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在京城金市之东,五陵的贵公子骑着银鞍白马,满面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他们在游春赏花之后,最爱到哪里去呢,他们常常笑入到胡姬的酒肆中饮酒寻乐。
⑴少年行:属乐府旧题,古代诗人一般以此题咏少年壮志,以抒发其慷慨激昂之情。这组诗的第二首宋本注:此首亦作《小放歌行》。
⑵“击筑”句:用高渐离事。典出《史记·刺客列传》。筑,一种古代的弦乐器。其状似琴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曰筑。
⑶“剑歌”句:用荆轲事。典出《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赴秦,燕太子丹与众宾客送荆轲于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湄,水边,岸边。
⑷燕太子:名丹,燕王喜之太子。秦灭韩前夕,为质于秦,后逃归。秦灭韩、赵后,他派荆轲往秦,借献督亢图及交验樊於期头之时行刺秦王政事败后,秦急发兵攻燕,被燕王喜所杀。事见《战国策·燕策》。
⑸并州儿(ní):并州一带重义气轻生死的青年男子。并州,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河北的一部,自古多慷慨悲歌的游侠之士,以善骑射著称。儿,指年轻人。
⑹击:一作“声”。鲁句(gōu)践:人名,赵国之侠客。据《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游邯郸时,“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默而逃去。”
⑺争博:因赌博而相争。博,古代用以决定胜负的一种游戏。
⑻五陵:本指汉代高帝的长陵、惠帝的安陵、景帝的阳陵、武帝的茂陵、昭帝的平陵等五个皇帝的陵墓所在,为当时豪家贵族的聚居地。此泛指家居长安的豪贵之家。金市:古洛阳三市之一,在今河南洛阳旧城西。一说指长安西市,因可兑换金银,故名。
⑼胡姬:泛指当时西域少数民族的少女。当时长安多有胡人开酒肆者,店中多胡姬歌舞侍酒。
原句:击筑饮美酒 剑歌易水湄
平仄:平仄仄仄仄 仄平仄仄平
原句:经过燕太子 结托并州儿
平仄:平仄仄仄仄 平平仄平平
原句:少年负壮气 奋烈自有时
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仄仄仄平
原句:因击鲁句践 争博勿相欺
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平平
原句:五陵年少金市东 银鞍白马度春风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原句: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古韵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注:湄『四支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古韵平仄:平通通仄仄,仄仄通平平。 注:儿『四支平声』 注:儿『八齐平声』
今韵平仄:平通通仄仄,平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注:时『四支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
原始诗句: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
古韵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通平。 注:欺『四支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通仄,平平仄通平。
原始诗句: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风『一东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通平平。
原始诗句: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通。 注:中『一东平声』 注:中『一送去声』
今韵平仄:仄平通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通。
重复字体: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因击鲁句践,争博勿相欺。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
杜陵贤人清且廉,东谿卜筑岁将淹。 宅近青山同谢脁,门垂碧柳似陶潜。 好鸟迎春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