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蔓生的野草遮蔽了原野,兰花和灵芝在幽远的地方独自结起了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世俗的琴声何其繁杂,俞伯牙一个人独不一起喧闹。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伯牙弹出的高山流水,意境如此高深,全天下的人都无法听懂。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但是钟子期一听,这高深的曲调便流传了千秋万代。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我劝你不要在意世俗的纷扰,让那些奸邪小人自己说去吧,自己保持自己的静洁节操就够了。
(1)蔓草:蔓生的野草。
极野:远野。
(2)众音:指一般世俗的声音。
(3)伯牙:指春秋战国时期的俞伯牙,他和钟子期是“高山流水”的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终身不再弹琴。《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分:分别。
(5)钟期:指钟子期。
(6)保静节:保持静洁节操。
(7)薄俗:流俗。
(8)徒:徒然。
(9)云云:纷纷纭纭。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