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自矜:自负;自夸。
妖艳:妖娆艳丽。
丹青:丹和青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两种颜色,借指绘画。
粉缋huì:亦作“粉绘”。彩色的图画。
负:负心。违背,背弃。
容华:容貌;美丽的容颜。汉代女官名。
翻:反。翻过来。
误身:贻误自身。
骄虏:骄横的敌虏。
玉颜:古代涂抹铅白的脸面。【汉典】形容美丽的容貌。多指美女。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天空。秋天的清水。
纤腰:纤细的腰身。
汉宫:汉朝的宫廷。
双蛾:一双蛾眉。
胡天:匈奴胡地的天空。
萧萧: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形容凄清、寒冷。
羌笛:羌族簧管乐器,双管并在一起,每管各有六个音孔,上端装有竹簧口哨,竖着吹。
乐府: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起于汉代。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武帝时定郊祀礼,始立乐府,掌管宫廷、巡行、祭祀所用的音乐,兼采民歌配以乐曲。诗体名。初指乐府官署所采制的诗歌。
绮罗:有文彩的薄罗纱。泛指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指穿着绮罗的人。多为贵妇、美女之代称。
原句:自矜娇艳色 不顾丹青人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平平平
原句:那知粉绘能相负 却使容华翻误身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平
原句:上马辞君嫁骄虏 玉颜对人啼不语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仄平仄平平仄仄
原句:北风雁急浮云秋 万里独见黄河流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仄仄平仄平平平
原句:纤腰不复汉宫宠 双蛾长向胡天愁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平平
原句:琵琶弦中苦调多 萧萧羌笛声相和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平平平仄
原句:谁怜一曲传乐府 能使千秋伤绮罗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
古韵平仄:仄平平仄仄,通仄平平平。 注:人『十一真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通仄,仄仄平通平仄平。 注:身『十一真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仄平通仄,仄?平通平仄平。
原始诗句: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通仄。 注:语『六语上声』 注:语『六御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原始诗句: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 注:流『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古韵平仄:平平通仄仄平仄,平平通仄平平平。 注:愁『十一尤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通平通仄平平平。
原始诗句: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古韵平仄:平平平通仄通平,平平平仄平通通。 注:和『五歌平声』 注:和『二十一个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通仄通?,平平平平平通通。
原始诗句: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通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注:罗『五歌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通通通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重复字体:
自矜娇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人啼不语。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
南地随缘久,东林几岁空。 暮山门独掩,春草路难通。 作梵连松韵,焚香入桂丛。 ...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
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 ...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