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的原文打印版(刘长卿)
原文/译文
文字版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唐代-刘长卿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全文注音拼音版
    注释


    ⑴穆陵关:古关隘名,又名木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渔阳: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
    ⑵穆陵:指穆陵关。
    ⑶桑乾:河名。今永定河之上游。源出山西,流经河北,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唐李白《战城南》诗:“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这里指行客家在渔阳。
    ⑷楚国: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用以概指江南。穆陵关本是吴地,春秋后属楚。苍山:青山。唐杜甫《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⑸幽州:即渔阳,也用以概指北方。幽州原是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今北京一带。唐时渔阳、桑乾都属幽州。
    ⑹百战:多次作战。这里指安史之乱。
    ⑺耆(qí)旧:年高望重者。此指经历兵乱的老人。唐杜甫《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⑻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诎于蓬蒿之杪。”
    ⑼归人:归来的人。晋陶潜《和刘柴桑》:“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32-233                      

      图片版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刘长卿(唐代)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

      刘长卿相关作品
      岳阳楼-刘长卿(唐代)

      行尽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两嵯峨。 楼前归客怨秋梦,湖上美人疑夜歌。 独坐高高风...

      从军六首-刘长卿(唐代)

      回看虏骑合,城下汉兵稀。 白刃两相向,黄云愁不飞。 手中无尺铁,徒欲突重围。 ...

      新年作-刘长卿(唐代)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唐代)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听弹琴-刘长卿(唐代)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